第16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4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粤港澳大湾区氢走廊”建设启动

■本报记者 张胜杰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4月01日   第 16 版)

  “粤港澳大湾区氢走廊”建设项目日前正式启动。参与企业将依托大湾区在氢能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构建三条氢能绿色运输典型路线,在核心节点布局建设制加一体化加氢站,全面完善布局氢能“制—储—加—用”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粤港澳三地在氢能领域的研发投入、技术水平、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通过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湾区在氢能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如果‘两纵四横’氢能高速示范线最南边集结点能够打通的话,对于我国氢能高速的整体打造具有重要意义。”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秘书长卢琛钰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此外,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建设氢走廊不仅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构建大湾区氢能供应体系、加氢网络、产业生态,特别是通过氢能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地区的产业、能源、经济融合发展,同时也将对未来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比如,广州的汽车制造业较多,氢能装备制造也很发达;深圳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资本实力很强;佛山是氢能发展的先行者,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应运而生。”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氢能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卢琛钰分析称。

  那么,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全面提升大湾区氢能产业竞争力?该项目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在氢能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由广东省国有独资重点企业牵头,联合多家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合作企业,构建了“佛山—广州—东莞—深圳—香港 ”“广州—中山—珠海—澳门 ”“广州—佛山—茂名—湛江 ”3条氢能绿色运输路线,规划建设4座加氢站,满足线路车辆运营需求,计划首年在该线路上投放600台氢能车辆进行运营。

  在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助理张仲军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氢走廊”的建设,无疑能为粤港澳地区新增车辆推广和加氢站建设数量。一方面有利于完成广东城市群示范任务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带动上下游氢能供应、燃料电池部件的需求增长。

  事实上,“氢走廊”的构建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极强的工程项目,涉及资金、土地利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同。有专家认为,氢走廊建设预计会带动各地氢能产业规划相继出台,但因为经济性离落地尚有些距离,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

  卢琛钰告诉记者:“就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和应用场景。但仍需要政府从更高层面,把各方、多地资源统筹起来。”

  在卢琛钰看来,尤其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将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因此,需要政府高位谋划,统筹资源,实现错位发展,以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氢能高质量发展。”

  企业相关人士建议,首先在强化顶层设计方面,完善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为氢走廊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同时,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合力,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次,要提供高效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比如,成立“氢走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决策、重大事项的落实执行、跨区域协调及日常管理等关键职能;同时,在主要地市设立氢走廊建设推进工作组,将针对地方实际,解决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组建“氢走廊”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就项目的关键技术、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最后,要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包括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以保证“氢走廊”建设和运营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