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两会特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区域能源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3月11日   第 02 版)

  全国两会“开放团组”历来是观察中国各地政治经济走向的重要风向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能源仍是“开放团组”的重点议题。各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上铆足干劲,区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图景正徐徐展开。

 

  重庆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

  将在储能、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方面发力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在西直门宾馆向中外记者开放代表团团组会议。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重庆将在储能、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方面发力。绿色低碳本质上也是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围绕“双碳”目标,在重庆落实好并用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政策,加快绿色低碳产业、供应链、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推广。同时,加快成渝“氢走廊”建设,加快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提高新质生产力培育。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指出,目前,重庆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重庆汽车产量已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争取今年达到100万辆,但便捷充电设施普及情况还存在一定问题。未来,重庆将推出便捷超充行动计划,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这将有望带动电动汽车相关设施和电网改造的投资,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海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

  推动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示范项目建设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海南省代表团向中外记者开放代表团团组会议。

  海南省代表团带来了该省能源发展成果和未来规划:

  2023年,海南省新型工业聚力起势。百万吨乙烯等一批石化新材料项目密集投产,海上风电装备、海工及游艇、新能源专用车、油服装备维修等多领域破题。临高海上风电场开工,核电二期和小堆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全省最大的集中式光伏基地并网运行。

  同时,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国首个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开工,“一张网”充换电基础设施全国领先。

  绿色低碳转型纵深推进。以争当“双碳”优等生的担当,厚植优势、探路先行,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至12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整治重拳出击。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立行立改,完成国家海洋专项督察年度整改任务。

  2024年,海南省将在能源领域持续发力,将推进海洋油气、油服基地、深海装备、海洋信息等项目建设,陵水25-1、乐东10-1气田投产,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辆以上,加快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建设,推动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示范项目建设。

  此外,海南省还将深化燃气安全专项治理,更新改造城市燃气老化管网700公里。

  山西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

  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化产业发展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西省代表团向中外记者开放代表团团组会议。

  作为能源大省,山西省能源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备受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唐登杰在谈到山西能源结构转型时表示,未来要注重创新驱动发展,聚焦优势产业,扬长避短。同时,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化产业发展,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此外,还要统筹把握好提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在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持续发力。

  在谈及如何统筹推动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时,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表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山西作为能源大省义不容辞,也责无旁贷。山西省大力推进煤炭、电力和非常规天然气的安全供应,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作出贡献。

  2023年,山西省煤炭产量达13.78亿吨,居全国第一,占比达全国总产量的30%,保供了24个省份。提供了6.2亿吨电煤,发电量达4376亿千瓦时,为23个省份提供电力1576亿千瓦时。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为145.9亿立方米,除自用外,还保障了京津冀地区用能。山西将坚决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为端牢中国能源饭碗展现山西担当。

  金湘军还提到,山西省正在坚持“五大基地”战略定位,立足省内能源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快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非常规天然气基地、电力外送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支撑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向纵深推进。

  此外,山西省还聚焦绿色低碳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3年,山西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达到45.8%,发电量占比达25.2%,到2025年这两个指标将分别达到50%和30%。今年山西省开工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是总投资550亿元的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以为京津冀输送清洁电力270亿千瓦时,对于山西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具有标杆意义。

  在谈到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时,金湘军表示,山西省正在做大做强风电光伏集中式项目,做优做精分布式项目,稳步推动地热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大力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同时还培育壮大氢能产业链,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山西也是全国电力市场的改革先行者,在国内率先建成了“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的电力市场体系。去年在电力现货市场,山西省第一个转入正式运行,通过省间现货市场外送的增供电量排在全国第一。未来,山西省还将不断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成果,完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丰富辅助交易品种,探索电力期货市场。

  青海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

  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迎来最好时机

  3月6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青海省代表团向中外记者开放代表团团组会议。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指出,目前青海清洁能源装机数量突破510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93%。青海新型工业化发展已经不再走挖矿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老路,目前正在以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五位一体格局推进发展,围绕清洁能源和盐湖化工可持续发展产业持续发力。

  陈刚表示,青海清洁能源迎来最好发展时机。“高原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高,是发电的好地方。青海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达10万平方公里,清洁能源发展大有可为。”

  在落实新质生产力方面,陈刚提到,新能源动力电池铜箔是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前青海企业生产的铜箔厚度大约10微米左右,随着技术迭代更新,目前铜箔厚度已经降至3.5微米,减少了一半还多,不仅减轻了电池重量,还可以消耗更少的铜材。“这样的新质生产力我们需要。”

  陈刚建议,希望有关部门统一谋划绿电通道建设布局,在绿电输送通道方面适度超前谋划,支持包括青海在内的西部风力、光电资源丰富地区,把清洁能源更好地发出来、送出去。同时,青海也将作好绿色电力、绿色算力、绿色金融“三绿”统筹,更好地支持西部地区发挥本土优势,抓住此轮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表示,打造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是青海发展的巨大机遇,也是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几年,青海推动清洁能源产业跑出了加速度。如今,青海清洁能源发展“风生水起”“风光无限”,正处在青海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青海清洁能源发展条件优越,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在水资源方面,青海是三江之源,地处黄河上游。而黄河上游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水资源聚集且落差大,调节性能十分优越,为青海水电的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青海水电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此外,青海平均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据测算,未来青海可开发的光热资源将达到35亿千瓦。在风能方面,青海不仅是全国第四大风区,且有大量荒漠化土地适合开发和发展,条件优渥。

  二是青海清洁能源发展势头强劲。目前,青海的清洁能源已经进入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阶段。

  在电源供给方面,2023年青海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803.43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9%,占比为全国最高。今年青海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将超过6600万千瓦,明年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将超过8000万千瓦,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将达到1.4亿千瓦。

  在电网发展方面,近年来,青海统筹推进外省通道、骨干电网、农网统筹建设,建成了±800千伏青豫特高压这一全球首条绿电大通道。近年来,该通道累计向全国14个省份送出绿电5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原煤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100万吨以上,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青海也正在规划建设绿电特高压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着力以清洁能源促进绿色转型。

  此外,目前有40余家光伏和新能源制造企业落户在青海,全国排名前10位的新能源企业有5家在青海进行投资,比如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能源、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在西宁的经济开发区有一条“光伏街”,主干道上汇集了10多家全国光伏制造龙头企业,形成了产业聚集和完整产业链。

  2023年,青海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的出口分别增长了2倍和3.6倍,光伏产业总产值突破800多亿元,锂电新能源总产值突破1100多亿元,这也是青海这些年发展最快、新质生产力带动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

  在储能方面,青海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抽水蓄能、光热储能、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和动力储能发展日新月异,在青藏高原形成了一个各种储能技术的“大会”,青海也建成了国内首个共享储能市场的交易化平台,在共享储能的技术应用服务模式方面实现新突破。

  三是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质效好。青海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了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赢”。在生态方面,清洁能源在治沙方面成效非常明显,特别是形成了“光伏+生态+农牧业”的生态循环样本。比如,很多荒漠、戈壁通过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牧羊,变成了富民的绿洲和光伏牧场,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画卷。

  在生活方面,青海通过光伏扶贫项目,让全省一半以上的脱贫人口吃上了阳光饭,用上了光伏取暖,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品质,也让农牧民共享清洁能源产生的红利。

  四是青海发展清洁能源前景好。未来五至十年是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青海将更好落实与国家能源局建立的共建机制,聚焦构建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五位一体”推进格局,着力在完善新型电力系统上下功夫,着力在转化清洁能源优势上下功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以清洁能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渠沛然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