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记者2月28日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光伏行业总产值(不包括逆变器)超过1.75万亿元,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四个主要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超60%。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国内新增装机首破2亿千瓦,超过全球新能源装机的50%。不过,近两年光伏产业大规模扩产造成阶段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与会人士一致认为,目前光伏产业有发展过热、盲目扩张的苗头,今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超常规增长并非常态
“去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6.88 吉瓦,同比增长148.1%,创历史新高,几乎是此前四年的总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的制造和应用端均实现飞速发展。其中,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率分别达66.9%、67.5%、64.9%、69.3%。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邢翼腾表示,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大幅增长是在光伏产业上游价格超预期下跌、疫情后电站建设加速,以及风光大基地项目集中投产的多因素叠加下的超常规增长,并非常态。“2024年全行业首要任务是确保光伏产业稳定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金磊在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光伏产业正处在阶段性调整期。2024年,产业大概率将继续深化调整态势,部分落后产能和竞争力不足的产品或将逐渐淘汰,具有技术优势的产能将更具竞争优势。
王勃华预测,2024年我国光伏应用市场仍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保守情况达到190吉瓦,同比下滑,乐观情况下同比略有上升,达220吉瓦。”
标普全球光伏首席分析师胡丹也表示,2024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西北等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此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今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进一步整合,实现高效运转和升级。”
■竞争势头将持续
近两年,光伏产业大规模发展明显加码,造成短期结构性产能过剩,产业链价格一路下跌,企业盈利水平下滑,尤其是制造端企业普遍承压。以组件环节为例,组件中标价格年底较年初下降超过40%,跌破1元/瓦。
东方日升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能过剩是光伏行业2023年的一个焦点热词,去年TOPCon已投和规划产能上千吉瓦,为其他技术路线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动了N型电池供应链的完善与壮大。“所以,今年还会延续这一竞争势头,进一步挤压以P型产线为主的企业,但对其他使用N型硅料、硅片的企业来说却是红利。”
“更激烈的竞争环境是今年光伏行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庄英宏认为,“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可能会遭遇较大危机。为此,我们将依靠先进产能与多元化商业布局突围,因为先进产能、先进产品永不过时、永不过剩,市场会做出选择。”
正泰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2024年,面对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电站消纳日趋困难、上网电价不断下调、国际贸易壁垒多发等诸多不利因素,解决光伏消纳压力、制定合理电价政策、实现产业生态可循环性发展,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未来,光伏产业需整合产业链伙伴资源,利用自身业务资源与供应商、客户伙伴提高业务互动和协同性。“在光伏制造上,制造企业要勇于科技创新,研发储备迭代技术,开展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先行先试,以健康的产业生态应对内外部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
■电站投资成本继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中国光伏产业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相反,光伏电站的投资规模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光伏电站系统成本3.4元/瓦,同比下降17.7%,光伏组件成本1.32元/瓦,同比下降32.3%。
“光伏电站投资下滑主要源于光伏组件价格的显著下降,单个瓦特的投资成本随之减少。”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组件价格降低是中国光伏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符合国家促进绿色能源发展的政策导向,也体现了光伏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效益。“随着投资成本降低,光伏电站的度电成本也随之下降,这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到既便宜又清洁的电力。”
谈及今年光伏的投资趋势,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可能进一步下降。
“去年初组件价格较高,今年组件价格在此基础上仍有一定下降空间,预计将维持在每瓦0.7—0.8元,这将进一步降低光伏电站整体投资总额。”彭澎认为,这样的趋势不仅有利于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确保度电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让利于民,推动光伏发电这一清洁能源的普及。“因此,尽管投资总额有所下降,但从长远看,这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