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能集团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少人无人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重点,通过智能化建设实现准能露天矿山的采矿设备自动化、开采数据可视化、开采过程透明化、采掘现场无人化、矿山环境低损化,采取‘研发应用+探索实践’的建设思路,实现矿山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在国能准能集团(以下简称“准能集团”)举办的2023年全国矿山智能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绿色发展、矿山安全、智能高效”一度成为 “高频词”。
绿色是“生态准能”的本色,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准能集团以国家能源集团发展战略为指引,确立了“一个主体、两翼一网、七个准能”的发展规划。以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为出发点,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串起一条条绿色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创新绿色转型发展。
修复矿山“绿”底色
补益生态金银山
走进准能集团黑岱沟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矿区山青水秀、景美物丰、鸟语花香,已成为百鸟的天堂、动物的乐园,更被评为“中国最美矿山”。谁曾想到,开矿前,这里曾是一片荒漠高原,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作为煤炭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准能集团将“绿色”刻在企业成长的筋络之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精准发力,统筹推进生产经营与生态环保建设,积极探索集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生态重构技术、复垦绿化标准化作业流程三大技术体系,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范取得显著成果。
“多年来,准能集团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地貌重塑方面,从开矿之前每平方公里每年水土流失13000吨到如今的1500吨,整体下降90%,即便开矿结束,也是对生态环境长久受益的过程;在土壤重构方面,构建露天矿海绵土壤,下层土壤能够阻渗,中间土壤实现蓄水功能,上层土壤具备保水功能,同时得益于多年来固氮植物种植,极大地提升土壤肥力;在植被重建方面,筛选适合当地生存环境的植物,目前已从开矿前可种植的十几种植物增加至240多种,通过乔、灌、草科学混交种植,构建适宜植被配置模式,破解了生态退化难题;在景观重建方面,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搭配,从生态景观的造型、颜色、层次等方面统筹设计,为准能集团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打下坚实基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矿区微生物、植物、动物普遍增加,形成完整食物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能集团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说。
从“千沟万壑,黄沙漫天飞”到“中国最美矿山”“国家级绿色矿山”,再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四十多年来,几代准能人坚守造绿初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复垦绿化总投入27.85亿元,完成复垦绿化土地9.8万亩,累计种植各类乔灌木7540万株,矿区复垦率达到100%,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到80%以上,水土流失控制率达到80%以上,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演替、良性循环,将建设初期沟壑纵横、植被稀疏的“鸡爪子山”变成了如今的瓜果飘香、草木繁茂的绿色家园。
生态产业多元化
降本增效黑科技
绿色矿山建设不是简单的“披绿”,建立立体式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实现资源持续利用才是关键。
准能集团将绿色生态经济作为企业转型发展之基,通过“生态+”多元产业的集成发展,丰富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品牌价值及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产业转型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红利。准能集团积极推进矿区生态现代产业化开发利用,发挥矿区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牧业、+林果、+旅游、+研学”等多元产业,创新形成了“采—复—农—园”绿色协同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让村民就业机会和收入多了起来,走出了一条既有“含绿量”,又有“含金量”的生态发展新路子。
此外,准能集团坚持结合产业优势,围绕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开发、应用研究等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着力构建“一平台一中心一联盟”,持续推动煤炭从低端能源的单一属性向工业化矿产资源的自主绿色替代来源等多样性属性转变,从而彻底实现了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煤炭清洁利用新出路。从2021年开始,准能集团先后攻克了17项专有技术,形成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工业化制备技术和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火力发电技术两大技术体系,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灰渣活性高,在同等条件下,粉煤灰中氧化铝溶出率可提高10%,可作为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优质原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基于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特性,成功研发出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硝铵炸药,被工信部鉴定为“成果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特大型露天煤矿松动爆破中成功应用。据了解,2023年准能集团聚焦11亿元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奋斗目标,主动作为,加强成本管控,全年完成11.35亿元,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实现新突破。
资料显示,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到煤基新材料产业的多元化绿色发展,目前当地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化肥等煤化工产能按照甲醇当量计算可达每年504万吨,电力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煤化工和电力每年就地转化煤炭数量约3000万吨,约占每年产销煤炭的10%。
与此同时,在露天煤矿穿、采、运、排各个环节建设了自动采集、监测和智能调度等系统,初步实现原煤生产、洗选装车、矸石发电、辅助生产等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联动管理;矿用卡车轮胎监测系统、机动车安全管理平台等一系列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在准能安全生产中得到应用;应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设智慧矿山,彻底颠覆传统矿山的生产作业方式……在准能集团,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创新创效的故事还在上演。
数字赋能新发展
矿山安全全覆盖
露天矿区环境比较复杂,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车辆的碰撞,矿车司机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因此矿车实现无人驾驶是提高作业安全的关键。在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作业现场,无人驾驶卡车正在指定路线上进行自动搬运装卸作业。技术人员在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管理中心自如指挥,车辆作业状态一目了然。如何加强完善“矿山安全”是准能集团不断深挖细酌的大命题。
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换挡升级新阶段,技术创新也让煤矿智能化更加“智能”,并给准能集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准能集团矿区不再只是产煤基地,更是蕴含全流程智能化控制的“科技工厂”。在智能洗选方面,选煤厂全面融合治理控制和管理数据,建立了千万吨级选煤厂成套数据标准,填补了选煤行业空白;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首次实现千万吨级跳汰洗选系统全流程智能控制;结合现场工艺特点,智能冲洗水、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在长距离带输送机得到广泛应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感烟感温火灾预警系统、震动监测等设备安全防护系统覆盖到全系统各重点区域;智能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保障了煤炭洗选的安全高效运行。
矿山安全更要从本质出发,从矿工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着手。准能集团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幸福员工工程建设,做实做强“四季四送”品牌活动,大力开展员工普惠性服务,持续加强员工日常慰问、阳光心态和疗休养等工作,切实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大力践行以文育人、以文惠人的发展理念,打造富有时代气息、独具准能集团特色的职工文化品牌,凝心聚人,推动健康企业建设,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
回顾准能集团生态文明建设的峥嵘岁月,从覆土绿化到生态多样化重现、从深化“生态+”多元产业的集成发展到造福准能百姓、从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到煤基新材料产业的多元化绿色发展……一幅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准能集团将围绕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制备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产业平台,组建国家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创新中心,联合煤电油产业上下游企业创建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产业联盟,用实际行动助力企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