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3年11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电力铁塔擎举北疆生态新高度

■杨林 王庆文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11月06日   第 18 版)

  走进碧绿、蔚蓝、纯净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高高的兴安岭山峦起伏、林海荡漾,宛如巍峨的绿色长城,守护着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晨曦中,一排排耸立于茫茫林海之上、直插云端的电力铁塔,一条条纵横于林海与云海间、闪耀着光辉的银线,与色彩斑斓的层林共同写意着大兴安岭金秋的童话世界和生态蓝图。

  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检技术部副主任杨雪城介绍说:“这些高架线路,电压等级分别为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铁塔高度都在60米到70米之间,比樟子松、落叶松的生长极限40米还要高出20米到30米。既避免了大面积征占林地开辟线路通道,又保证了供电和森林安全,同时彻底解决了困扰林电双方多年的树线矛盾,实现了电力与林业的和谐发展。”

  ■■ 高架铁塔

  托举生态建设新理念

  树木与电力线路相互妨碍的矛盾由来已久。森林保护和林业发展离不开电力,但是,跨越森林进行电力线路建设时,杆塔基础和线路通道往往需要大面积征占林地。而且,每逢春秋两季林业防火期,电力线路通道下常出现树木超高或通道两侧临近线路的超高树木发生倾倒,极易导致线路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和森林火灾。

  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从地面放眼高空,破解难题。

  杨雪城介绍:“从2012年起,呼伦贝尔市域内所有穿越林地的电力线路铁塔全部采取高架措施,除塔基占用外,不再征用林地开辟线路通道。比如, 500千伏伊红1、2线是呼伦贝尔煤电和新能源电力外送大通道。起点为伊敏500千伏换流站,终点为红城500千伏开关站,呼伦贝尔段173基铁塔跨越森林,铁塔高度60米。这个电压等级如果不采用高架铁塔,需要清林20894亩。采用高架铁塔后,仅需清林120亩,清林面积仅为普通铁塔清林面积的0.58%。”

  国网呼伦贝尔根河输变电工区主任周世杰说:“高架铁塔不仅避免了树线矛盾,更加快了电网工程建设速度。森林宝库根河地区近10年共投运输电线路14条、854.317公里,全部采用高架、双回线方式供电。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取代运行40年以上的老旧线路,提升电网健康水平;二是双回线路满足运行方式下‘N-1’需求,大幅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这个速度,在以前用普通铁塔架设时是想都不敢想的。”

  ■■ 高架线路

  擘画林电发展新蓝图

  高架铁塔、高架线路解决树线矛盾一劳永逸。对此,林电双方均感慨万千。

  根河林业局207 管护所站长李国忠说:“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人们对保护天然林的意识逐渐提高,尤其是电力部门的电力铁塔高架,只征占塔基所用林地,不开辟线路通道,线从空中走、点亮万家灯,最大限度减少对林地的占用,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根河市林业局房车基地负责人杨学军说:“坚强智能的林区电网,给森林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如今,森林旅游、林下采集、食用菌培植加工、经济林种植等一项项绿色富民产业正伴随着强大的电能,为我们提供满满的幸福感。”

  高架线路也催生了电网管理新科技,传统的人工地面巡视被无人机巡检、北斗卫星系统和在线监测所取代,工作效率和巡视精准度大大提升。

  国网根河输变电工区输电班职工申庆发,从事巡线工作30多年,巡线里程可绕地球3圈多。输电线路高架后,这位有着“丛林虎”“钻山豹”等多年美誉的“泥腿子”,变成了“飞行员”。谈及这几年的变化,申庆发激动地说:“以往我们巡视普通铁塔架设的线路时,都是趟积雪、过冰河、走沼泽、穿荆棘,沿着线路杆塔一基一基检查,一天只能完成十几公里巡视工作,那叫一个遭罪!而且效率很低,望远镜也观察不到铁塔顶端的情况。遇到大雪封山人进不去,我都急哭过。现在好啦!几十公里的高架线路,用无人机不到1小时就能精准完成。尤其是输电在线监测和北斗卫星系统的应用,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屏幕就能把整条线路了如指掌,把我们都变成了‘千里眼’。”

  申庆发说,“我干了一辈子巡线工作,高架铁塔让我的人生都有了新高度。爬山、过河的苦累我们都不在乎,在乎的是电网安全有保障、生态环境有改善。我是土生土长的林区人,就喜欢这里的碧绿、蔚蓝、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