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在石油和化工企业165家单项冠军中占82%

民营企业已成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本报记者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10月23日   第 17 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876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在377家石油和化工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和民营相对控股企业达267家,占70.8%。民营石油化工企业正在行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积极开拓新市场、新业态、新领域,在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等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与突破,成为推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近日公开指出。

  ■■ 涌现出一批典型标杆企业

  据介绍,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我国石化工业总量的60%以上。其中,民营炼油企业数量占60%,民营炼油和乙烯产能超过30%,化工下游农药、化肥、涂料、染料等精细化工领域和轮胎等制品领域,民营企业的数量和产能均超过80%。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冠军产品中,民营企业更是占比达80%以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销售收入)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石油和化工民营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4.65万亿元,占全行业的28.08%,利润总额3386亿元,占全行业的29.96%。

  民营企业规模壮大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行业大型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石油和化工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分析报告》显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七批1186家单项冠军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有165家,占比13.9%,其中民营企业135家(含民营控股),占比82%;认定的五批1.2万余家“小巨人”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1523家,占比11.9%,其中民营企业占据1371席,占比90%。

  “当前,民营石化企业整体已经具备相当规模,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名副其实的生力军。”李寿生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动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参与并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涌现出一批典型标杆企业。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浙江新和成、赛轮集团、金发科技等一批企业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

  ■■ 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难题

  多位专家指出,民营企业是未来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整体来看,当前我国民营石化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战略定位不够精准、创新能力不够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行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产业转型的要求迫切、空间巨大。虽然不少企业都在追求高端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寻求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的方向,但从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结构现状来看,低端产品、同类产品拥挤的现象比比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发展弊端。相当多的民营企业现状是‘专的不够、精的不深、特的不优、新的不亮’,企业的战略定位还不够精准。”李寿生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静敏在谈及2023石油和化工民营百强企业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时也提到,当前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创新能力不足,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走高端、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另外,李寿生还指出,当前不少企业的市场服务还局限在产品的销售服务上,没有超前服务的意识,也没有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有的企业经营不够规范,现代治理水平亟待提高;还有一些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不清晰,合规意识不强,内控机制不健全,缺少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与现代企业治理要求相距甚远。

  ■■ 协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8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

  “这些政策必将开启新形势下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李寿生表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将重点抓好加强行业规划引领、加强创新组织协调、加强典型企业培育、加强体制改革创新、加强一流高效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工作,推动中国向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跨越。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指出:“石化化工行业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石化化工行业结构性分化,专业性计划特征更加突出,绿色安全成为生存发展的底线要求,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成为行业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