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兆瓦风机、超长叶片成为风电行业主流的当下,中小风电还有发展空间吗?未来的发展潜力又在哪里?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近年来中小风电行业发展规模萎缩,但由于中小风电应用场景多样,机遇还是颇多。随着中小型风电系统的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市场竞争力会越来越高,小风电也能撬起大市场。
■■ 竞争力偏弱
“这几年,很多小风电企业己经转型,行业的生产规模正在萎缩。”青岛安华新元风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鲁中间对《中国能源报》记者坦言,我国具备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小风电企业从之前的400多家下降到了目前的50家以内,并且这些企业的业务只围绕中小型风电设备研制。当前中小型风电的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变化,正从前期的设备采购向系统采购以及多能源互补的智能系统提供方向转变。
鲁中间进一步表示,由于整个行业不景气,导致中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性价比与光伏、大兆瓦风机相比竞争力偏弱。
国家电投集团风电产业创新中心运营优化研究所副所长邓屹博士介绍,目前,中小型风电项目的经济性难以满足投资收益率要求,需要产业协同以降低EPC总价,包括单位千瓦设备价格和运输、施工、维护等全周期成本。此外,受制于产业规模和收益率,在翼型设计、智能化控制并网、外观造型、一体化设计降本等方面,专业研发力量投入仍偏少。同时,30米高度以下的长期测风塔数据稀缺和复杂城区风资源测算工具缺乏,导致项目前期收益精准测算缺乏简单快捷的方法。
记者采访获悉,部分地区缺乏明确的中小风电项目并网实施细则,且各地审核部门对于小风电项目政策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在占用配额、接入审批、余电上网等方面仍存在审批推进困难的情况。
■■ 市场空间大
竞争力差,中小风电还有发展潜力吗?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型风电具备灵活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适用范围和领域也将越来越大。
谈及中小风电发展机遇,鲁中间认为,岛屿、边防、村落、山区、企业园区等诸多场景均可安装中小型风电;中小型风电系统维护简单,后期运维成本低、效率高,而且发电系统匹配灵活,可以和光伏发电组成多种系统配置。“现在的中小型风电系统更加智能,可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和智能控制,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邓屹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中小型风电一般无须新建升压站和道路,建设周期短,单位容量占地面积小,便于利用城市、乡村闲散土地资源提升风资源利用率。尤其是与“乡村振兴”“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等相结合,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小风电产业发展。
鲁中间认为,农村用电量不稳定且变压器容量相对较小。在部分风光资源比较丰富的农村,当风光发电量大于使用量或储能充满时,通过EMS控制切入制氢气环节,将多余的电能通过制氢气储存,在冬季再采用氢气来实现农业大棚及村民供暖,既节能又环保。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各大央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不同的减排方案,其中,中小型风电成为重要元素,这无疑给中小型风电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在通讯行业、牧民和边防哨所、局域网并网、石油行业已经开始示范应用,短期将释放出50亿元左右的设备市场空间,进而可撬动风光互补系统千亿以上的市场规模。”鲁中间表示。
根据全球可再生能源协会的报告,截至2022年底,全球中小型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3万兆瓦。其中,欧洲和北美是中小型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中国、印度、巴西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在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动下,中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号和产品被推向市场,同时成本也在逐渐降低。这些因素都将促进中小型风力发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 并网标准待明确
如何促进中小型风电行业快速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型风机产品的国标和行标大部分已经颁布,但仍存在部分国内企业虚标或者乱标风机技术参数的情况,扰乱了市场秩序。目前,中小风电并网无标准可依,亟需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标准。
邓屹建议,可参考分布式光伏发展经验,允许中小风电机组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并网,并在部分试点区域给予一定补贴。目前,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流程和集中式项目基本相当,应简化乡村风电项目核准流程,建立简便高效规范的核准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审批手续“一站式”服务。此外,开发方应积极对接当地主管部门,紧盯相关政策落地情況、主动积极开展项目开发工作。
另有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可加强乡村中小风电与电动汽车充电桩、5G基站等领域的绿电转化研发合作,结合“沙戈荒”、农业、养殖等领域特点和需求,创造新合作业态。对于全部自发自用或者园区配电网就地平衡的中小型风电项目,应明确不需要获得电网企业接入支持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