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风雨无阻抢生产

■王众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8月21日   第 20 版)

  8月11日,台风“卡努”登陆东北,狂风暴雨打乱了油田的正常生产秩序。8月中旬正值大庆油田抢产夺油会战关键期,当台风天碰上“大会战”,保生产、保产量的任务越发艰巨。

  台风不是松辽大地的常客,所以与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平原应对台风的经验并不丰富。尤其是传统的油田,不像其他行业有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无人值守”工作模式,人工作业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为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三作业区产量最高的注采班组,注采303班的稳定生产对整个作业区抢产夺油举足轻重。

  雷雨天是抽油机井皮带断裂和电路故障的高发期,会对机采井的生产时率产生很大影响。在极端天气情况下,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强化夜班值守,成为及时发现异常工况、保障正常生产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夜班工人认真负责、能打硬仗、配合默契。

  孙辉是注采303班的老大哥,在油田一线工作了几十年,对雷雨天气中的油井安全生产经验丰富。1998年夏季大庆遭遇洪水时,他就跟着师傅一起巡井值班。“还是我留下值班吧,下雨天的情况我最熟悉。”为保证班组平稳度过关键期,孙辉主动提出夜班留守。就这样,他和副班长张超以及班里的骨干员工韩刚编为一组,肩负起8月11日“卡努”“首秀”当天的夜班任务。

  当天傍晚时分,淅淅沥沥的小雨拉开了台风天的帷幕。深夜,雨越下越大,皮带打滑的“尖叫”声愈发刺耳,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下雨期间不得停井更换皮带,三个人心急如焚。“这场雨下来,不知道得停多少口井,耽误多少产量。只要雨一停,咱们立刻出门巡井。”凌晨两点,辗转难眠的三人组终于等到雨停。说走就走,三人立即行动,孙辉核对各种型号的皮带,张超备好所有作业工具,韩刚再次检查巡井用车车况。准备妥当后,三人出发巡井。

  皮卡车刚开出几百米,张超就远远看到北3-6-562井的皮带已经断裂。受大雨影响,进井路已经泥泞不堪,根本无法行车,距离井口800多米的路程只能步行进入。脚下是泥泞的道路,背上是40多公斤重的备用皮带和施工工具,三人走了近40分钟。来到井口,三个人都已气喘吁吁。快速检查设备,更换皮带,起抽确认无异常,一气呵成,完工后随即折返。

  受暴雨影响,几乎所有井场道路汽车都无法驶入,每巡查一口井都要徒步走过泥泞湿滑的道路。这一夜,孙辉、张超和韩刚共为7口油井更换了皮带,处理故障停机井4口,将停机井全部启抽。

  无眠的雨夜,他们冲在第一线保障了班组油井的正常运行。为最大限度确保后续生产顺利推进,注采303班第一时间摸排管线隐患,对易积水、易下陷、出现坑洞的路面设置警示标识,加固防护。同时,规范管线巡护作业,每日巡查管线压力,及时平整巡查道路,确保管线发生穿孔时维修车辆能够及时抢修。并且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极端天气加强值班,确保异常情况及时得到处置。

  台风尚未远去,会战正酣。松辽大地上,肩抗重任、甘于奉献的石油工人坚守一线,默默守护着油田生产安全,保障着国家能源安全。

  (作者供职于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三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