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西赛BEST、重庆神华相继资产拍卖

薄膜电池路线再引关注

■本报记者 姚金楠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8月21日   第 03 版)

  经历50分钟延时、44次出价,8月13日,江西赛维BEST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赛维BEST”)存放在南昌综合保税区内的货物最终以约66.9万元成交。此次拍卖的标的物为江西赛维BEST存放在南昌综合保税区内的3789片太阳能薄膜电池片、焊膏、接线盒、导电膜玻璃、背板玻璃等货物。其中,作为主要标的物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片功率在125-500W不等,估价约为845.5万元。

  无独有偶,8月7日-8月8日,重庆神华薄膜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神华”)名下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及无形资产在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拍卖。不过,与江西赛维BEST不同,重庆神华旗下资产6.76亿元起拍价格最终无人问津。

  江西赛维BEST和重庆神华的破产拍卖,再次将薄膜路线推入行业视野。

  江西赛维BEST的十年落寞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江西赛维BEST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可以说你,这家公司是赛维押注薄膜路线的关键一子。

  2008年2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时任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的彭小峰投资约25亿元,在江苏苏州成立Best Solar。此后,彭小峰家族又以同样的投资额度在江西南昌设立江西赛维BEST。

  江西赛维BEST成立之初,便聚焦于薄膜路线。然而,无论是产能还是转换效率,该公司都未能按照创立之初的愿景走下去。2010年,整个赛维的业绩开始进入下行通道。2011年,赛维LDK净利润亏损60亿美元,负债总额高达60亿美元。也是在这一年,江西赛维BEST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工厂正式停产,Best Solar也一步步变为一家销售公司。2018年,江西赛维BEST终入末路,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时至今日,已被拍卖、存放于南昌综合保税区一片区原恒大厂房内的薄膜电池片仍未办结海关手续,未出区的货物还在等待新的主人缴纳税款。

  重庆神华资产流拍无人接手

  如果说江西赛维BEST的破产是裹挟于整个赛维的倒塌。那么,重庆神华则是央企背书下薄膜路线真实的衰败。

  2016年12月,上海电气宣布与当时的神华集团和德国设备厂商曼兹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铜铟镓硒薄膜(CIGS)太阳能电池技术。重庆神华作为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于2017年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2.5亿元,股东包括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上海电气、莱宝高科、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和重庆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子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54%。

  按照彼时规划,重庆神华CIGS组件项目总投资75亿元,首期投资约25.5亿元,计划建设两条生产线,于2019年5月投产,产能306MWP。

  然而,计划中的产线未能按时投产,与晶硅相比,薄膜电池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重庆神华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决定不再续建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化项目,计提金额约14.2亿元,重庆神华的所有者权益因此变为-2.6亿元,股东上海电气净利润因此减少2.32亿元。

  薄膜市场份额持续下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薄膜电池市场占有率仅为3.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从产量上看,尽管全球薄膜电池产量有所增长,但增速仍不及晶硅组件。2022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为11GW,产量约9.2GW,同比增长10.3%。从产品类型看,2022年碲化镉薄膜电池产量约为9.18GW,其中国外9.1GW,中国大陆80MW,在薄膜太阳电池中占比为99%;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的产量约为30MW,均在中国大陆生产,占比为1%。

  随着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逐步扩大,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也在试图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力求与晶硅路线实现差异化竞争。浙江尚越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宇航表示表示,薄膜电池要提升市场份额、提高转换效率,必须立足自主知识产权,掌握高效率成套工艺和核心装备的本土人才,并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

  “按照如今全球光伏发展态势,薄膜路线已不可能代替晶硅,二者也不存在所谓的路线之争,用句流行的话——晶硅已经‘赢麻了’,但这也不意味着薄膜就要彻底退出行业舞台。”有资深行业人士指出,薄膜电池要真正走差异化道路,避开晶硅的常见赛道,“不要一瓦一瓦地拼价格,也不必一个点一个点地比效率。轻质、柔性、弱光性好、颜色丰富是薄膜的优势,要围绕这些特点做产品、做市场,才会有真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