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不足一小时便紧急限流,所有绿化草坪上全部搭建临时场馆,场内穿梭巴士停止运行——火爆,或许已经不足以形容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2023SNEC展会”)的盛况。
三天时间,来自全球近百个国家的3000余家光伏企业参展,展位面积超27万平方米,注册观众超50万人,中国光伏的产业活力、竞争力与吸引力展露无遗。
展会火热空前,年度增长饱含乐观预期
“参加了快10年的SNEC展会,从来没有哪一届像今年这么火。场馆的工人根本不够用,我们直到开馆当天凌晨两点多才完成展台搭建。”
“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SNEC展会没有举办。疫情三年,坦白讲,对产业发展影响很大。现在大家都铆足了劲,今年的展会释放出很多积极信号,经济在复苏。往年我们只参展与新能源直接相关的东西,今年还扩充了对配套产品和服务的展示。”
“我是第一次来中国参观光伏展会,中国的光伏企业太有活力了,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新技术,每个展台都有惊喜,我在场馆里都迷路了。”
“我们公司2022年才成立,今年是第一次参加SNEC展会。不管是参展商的数量,还是观展人数,都透露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就是光伏行业景气度很高,我们非常庆幸可以选择光伏赛道作为公司转型的方向。”
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现场背后,是中国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数据曲线。装机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33.66吉瓦,同比增长154.8%,这一数据已经超越2019年全年的光伏装机总量。出口方面,一季度我国光伏组件累积出口50.9吉瓦,同比增长37%;光伏电池累计出口8.6吉瓦,同比增长66%。
对于今年中国光伏的市场前景,行业饱含乐观预期。正泰新能源董事长、总裁陆川预测,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280-300吉瓦。其中,中国的新增容量将在160-180吉瓦左右。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表示,今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或将首次超过水电,成为第一大非化石能源发电来源。
“过去十多年,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我们的预期——更早实现了平价上网、更早向主力能源迈进。未来十年,中国光伏可能还会超出我们的期待。”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会学信心满满。
新技术轮番登场,光储一体化大势所趋
产业发展的信心外化于企业持续的创新。
“技术进步是推动光伏产业不断前行的最主要的动力。如今,我们处于从P型技术向N型技术转换的时期,相信到了下一个阶段,又将会有新的技术代替N型技术,探索过程是持续的。”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表示,技术领域的迭代创新推动行业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发展机遇。
在向N型技术切换的当下,2023SNEC展会期间,天合光能、隆基绿能、通威、晶澳科技等数十家企业都推出了基于N型技术的新品。其中,TOPCon路线产品已经具备规模优势,而HJT路线产品多处于进一步的技术攻坚阶段。
在钙钛矿电池方面,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表示,从2023年开始,钙钛矿电池技术将正式步入量产元年,2024年进入应用元年。预计到2026年左右,钙钛矿晶硅组件转换效率将超过32%以上。“钙钛矿组件不再是一个梦想,而一定成为现实,并开拓一个巨大的应用新空间。”
在中国三峡长江绿色发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百磊看来,层出不穷的技术和产品背后,无论TOPCon、HJT还是钙钛矿,“谁能够降低度电成本谁就能取得最大的市场”“降低度电成本,降低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永远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技术进步最核心的是降本增效。”
除光伏产品本身的技术路线持续升级迭代外,《中国能源报》记者发现,在2023SNEC展会上,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把目光聚集到了储能领域。协鑫集成、阳光电源、华为、东方日升、汉伏能源、远鹏集团等都开始推出储能或光储一体化产品。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陈国光表示,光伏要成为主力电源,就需要解决连续供电问题。因此,储能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光伏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将给电网带来很大冲击,储能不仅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控制器的作用,还可以解决光伏电力间歇性问题,使光伏具备和传统发电机一样的特性。从根本上讲,光储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整个系统出发,促进成本不断降低和效率提升。未来,光伏电站配储需求将非常大。”
产能过剩隐忧浮现,行业呼吁减少无序竞争
新技术不断实现突破的同时,光伏企业扩产的脚步也在进一步加快。展会之上,产能过剩的隐忧之声也不绝于耳。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坦言,“过去,我们用了18年的时间在全产业链建设了约380吉瓦的产能。但近期,我们仅仅用18个月,就完成380吉瓦产能的建设。可能出现的供需不平衡,是对全产业的巨大挑战。”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光伏成为热门赛道,并且从补贴驱动逐渐转变为当下的市场驱动。”基于这样的发展逻辑,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刚坦言,“我们在2021年进入了光伏领域,但入局以后发现,中国光伏竞争大,很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
“局部的不平衡现在已经逐渐凸显,市场供给有紧张的时候,就一定会有相对过剩的时候。”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认为,阶段性的产能过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促进新技术的革新,客观上起到促进产业升级的效果。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指出,当前国内各环节扩产规模均出现量级水平的提升、“大手笔”投资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 2022年初至2023年4月底,我国光伏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超过460个,它预示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正在酝酿之中。”
“中国光伏从不缺少竞争。关键是要减少无序竞争,增加理性的商业思考,增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你好,你为我好的良性商业文化。”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合理控制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不仅对于光伏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是行业参与者共同的责任。
(本报记者吴莉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