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多措并举释放油气增产增效潜力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4月03日   第 08 版)

  近年来,我国油气开发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持续开展老油田精细开发的同时,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实现新突破,成为油气产量重要的增长极。同时,页岩油气、致密油气进入工业化实施阶段,油气资源开发核心技术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数字化油田建设目标。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上,多位院士和专家表示,目前油气勘探开发仍然存在一系列重大理论与技术难题,如何在非常规油气领域实施创新,并实现规模化、效益化高效开发,亟需突破理论和技术瓶颈,探析推动油气产量攀升的“秘籍”。

  ■■尝试撬动难动用储量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道伟指出,未来10-15年,国内原油需求消费量在7亿吨以上,即使达到碳中和目标,原油需求量仍在2亿吨-3亿吨以上,增储上产仍是重任。

  自然资源部2022年9月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已达36.89亿吨、63392.67亿立方米。对此,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指出,全国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多为低产、低渗透、难动用的储量,开发经济性较差,但探明这些储量也投入了巨额资金。“如何解决开发技术问题,让资金流动起来,值得探究。”

  “美国有很多石油公司,有巨无霸,也有中小型体量的公司。众多油气公司和油服企业形成良性竞争,推动技术和机制迭代创新,不断促进开发成本下降,充分调动了各方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张玉清说,“我们也可以实现地方和企业联动,把税收交到当地,调动地方政府支持油气企业勘探开发的积极性。”

  张玉清建议:“虽然国内没有一家油气企业和技术服务公司的体量能与‘三桶油’相提并论,但如果比拼某个单项技术,不少民企具备优势。因此可以尝试将技术工程服务对外招标,让民企一起同台竞技。”

  企业也在不断尝试攻克这一“难啃的骨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焕泉指出,通过体制机制和地质工程一体化带来的技术进步,目前已经将难动用储量的平衡油价由80美元降至50美元,累计产能达267万吨。“以前难动用、动不起来的储量,通过技术支撑让井布得准、打得快、产量高,加快低成本开发。通过四全、四用、四严、四保这些措施,实现转方式,调结构,降成本,创效益。”

  ■■新老领域共同发力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油气投入区块、禀赋的变差,增储上产更要付出艰苦努力。张道伟指出,油田方面应构建老油田智能化开发理论与技术体系,建设百年油田。同时,创新发展陆相页岩油开发理论与技术,推动陆相页岩油革命。大力发展天然气高效增产稳产工程,建成天然气强国。“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重视老油气田稳产、新区效益建产、深层深水开发、非常规油气效益开发、智慧油气田建设成为行业共识。”

  面对老油田地层能量不足、含水上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孙焕泉表示:“老油田要展现新作为,需要深化基础研究,转换开发思路,强化工艺配套,在水驱、稠油、化学驱这些开发方式上针对油藏类型做实、做好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十三五’以来,水驱、热采、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新增经济可采储量在整个增加可采储量构成中的占比超过55%,自然递减率则保持稳定,含水量也保持稳定不上升。”孙焕泉说。

  企业方面,中国石油突出鄂尔多斯、四川、新疆地区老气田的压舱石示范工作。中国海油提出老油田采收率达到45%的目标,重点在低渗、稠油、潜山上产850万吨,稠油300万吨,低渗压裂150万吨,同时要求油田开发平台无人化达到30%。

  针对非常规油气,张道伟指出,要优化系列控储开发技术,保障非常规气规模上产到800亿立方米。建设页岩气地下试验室,推动单井的EUR达1.5亿立方米以上,支撑长宁、威远100亿立方米稳产以及泸州、渝西200亿立方米的上产。“煤层气要转变开发方式,建立煤层人造气藏的开发理念,优化体积改造的相关开发参数,支撑鄂尔多斯煤层气百亿立方米的上产。”

  海洋油气方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孙福街指出,海洋油气开发环境恶劣、投资巨大、井控风险高,但深水油气田已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开发模式,解放了南海近亿吨储量开发,为未来近5亿吨资源量开发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碳“捕手”

  作为碳减排的方式之一, CCUS已成为石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同时,CCUS的利用与封存步骤与油气开采过程高度重合,均涉及地质勘探、钻完井、注入流体、储运、监测等,因此在技术层面上油气企业开展CCUS项目具有先天优势。

  随着“双碳”目标提出,绿色低碳产业扶持政策频发,中国CCUS产业正在加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或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约40个,捕集能力300万吨/年。目前,有不少CCUS项目已利用强化采油(EOR)驱油实现收益,成为油气公司提质增效的手段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指出,发展新一代的CCUS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油气行业具有引领条件和优势。“可以通过管道输送,使含油气盆地不仅可以去油,还可以围绕含油气盆地真正构建起匹配的枢纽和产业集群。”

  与会专家指出,从经济角度而言,以CCUS技术为核心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利用率,可以提升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出。我国石油储备资源虽相对丰富,但国内低渗透石油资源占总资源量的一半以上,开发利用面临很多技术难点。在没有自然产能的前提下,低渗透油田只能通过压裂改造等技术手段方能实现工业性开发。而在CCUS技术助力下,油田采收率将提高5%以上,可以有效控制投入成本,总体效益也十分可观。

  “如何在稳油增气阶段充分发挥好CCUS技术,建立起以含油气盆地为中心的技术和产业,对于石油行业的发展而言又增加了新领域。”李阳说,“减碳不是目标,最终目标还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就在新的领域,CCUS应该就是十分重要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