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能源金融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2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为破解绿色低碳领域投什么、怎么投、谁来投等难题

山东探路碳金融体系建设

■本报记者 朱妍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2月27日   第 14 版)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就《山东省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据此,到2025年底,碳资产托管、碳保等碳金融产品破题并不断丰富,碳交易市场参与度有效提升;碳账户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初步搭建起集评价、融资、数据分析等于一体的碳金融服务平台;碳债券融资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碳金融体系基本形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对《方案》的解读说明中,山东省发改委方面表示,山东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的10%,减碳降碳任务重、责任大。综合有关机构测算,全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资金需求总量在百万亿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只能覆盖很小的部分,其它主要依靠市场解决,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大量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基于此,《方案》结合省情实际,提出开展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碳交易推进、碳金融支撑、社会资本投入等五大补短板行动,从银行等金融机构侧入手,着力推动破解绿色低碳领域“投什么”“怎么投”“谁来投”等问题。

  “山东是全国第一碳排放大省,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数量多,能耗‘双控’压力较大。采用市场手段推进重点企业减碳,正是全省面临的迫切需求。”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周勇表示。发展碳金融,可以为企业提供绿色低碳方向的投融资支持,鼓励企业积极推进碳减排工作,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新建项目起到遏制作用。反过来,也能带动山东在企业碳账户、碳资产管理,及产品碳足迹追踪等方面, 与国内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为全省碳排放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为此,《方案》共分为三部分、27条任务措施。其中针对重点管理对象——“两高”企业,《方案》特别提出要构建重点企业工业碳账户。具体包括,依托“两高” 行业电子监管平台,畅通全天候全自动全周期碳相关数据采集渠道,建立高耗能、高排放重点企业工业碳账户;对比行业基准值对碳账户数据进行分析,将“两高”重点行业企业按照能效碳耗标识为“红、 橙、 黄、 绿”等不同类别等措施。

  《方案》还要求,金融机构依托碳账户将碳排放情况纳入授信审批决策环节,融入贷款定价等信贷管理模型,探索碳效贷、能效信贷、绿色电力资产化、气候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引导保险机构将碳减排量等纳入投资决策体系与保费定价机制。探索依托碳账户对发放贷款及债券的项目进行碳效分析,对比贷前贷后的碳减排量、单位贷款碳排放强度等,形成经济科学便捷的信贷碳效益评估体系。

  在周勇看来,《方案》系统描绘了今后三年全省碳金融发展蓝图,但基础性的碳排放数据库、高水平的第三方核查机构、高素质的碳排放核查人员队伍等,都需要一定时间去建设。“碳金融涉及到真金白银,在完善各方面基础工作之前,很难单兵突进。既需要考虑自身存在的短板与挑战,也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逐步解决碳金融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创新力度不足、产品业务同质化,市场主体结构单一、机构参与不足,以及缺乏长效的碳减排约束政策和市场化激励措施等现实问题。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进一步称,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环境经济政策工具作为支撑,山东率先探路碳金融的行动值得肯定。但同时,基础设施、信息披露、风险防控、系统评估等具体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先要把基础打好,否则碳金融市场就是徒有其表,难以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