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能源金融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涉氢企业盈利呈两极分化

■本报记者 仲蕊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2月20日   第 14 版)

  近日,氢能概念股上市企业陆续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部分以氢能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实现营收增长,涉氢企业中大部分营收仍来自于传统优势业务。业界普遍认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背景下,仍需解决成本高昂、基础设施等经济性问题,长远来看,氢能产业盈利潜能巨大。

  ●盈利依赖传统业务

  从2022年业绩预告整体来看,燃料电池板块上市公司中,已有部分公司燃料电池业务开始贡献一定业绩,但各公司主要赢利点仍依赖传统主业,大部分企业虽开始在氢能领域大举布局,但氢能业绩呈现两级分化特点。

  雄韬股份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2.25亿元,同比增长135.57%-153.36%。大洋电机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13-4.88亿元,同比增长65%-95%。京城股份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30-2440万元,2022年年度业绩预计实现扭亏为盈。

  亿华通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7.7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达1.4-1.75亿元。厚普股份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1-1.5亿元。公告显示经营利润有所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第四季度,公司决定终止控股子公司湖南厚普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现有业务,并对相关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

  此外,选择进军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海马汽车,2022年的氢能业务似乎并未尚未对业绩形成积极影响。海马汽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度营收22-26亿元,同比小幅上涨;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2-18亿元,由盈转亏。

  对于亏损原因,亿华通表示,燃料电池系统更新换代速度快,叠加燃料电池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加速的影响,燃料电池产品成本和售价降低,与此同时,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和燃料电池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公司在市场拓展和人才队伍上持续加大投入。

  ●投融资升温

  尽管氢能业务目前尚未形成庞大、稳定的业绩贡献,但在“双碳”目标及相关政策支持下,氢能概念不断升温,业内认为,这将进一步促进氢能投融资规模增长,布局氢能业务或将为企业带来隐形价值。

  在“十四五”规划中,氢能作为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首次在“五年规划”中被提及,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与此同时,除了道路交通,氢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业等亟待深度脱碳的领域。受此影响,氢能概念不断升温,同花顺氢能源指数显示,2022年,氢能源指数涨幅达50%,是A股的热门概念之一。

  以京城股份为例。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充电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

  受上述消息影响,上市企业沾氢即火,京城股份也顺势“起飞”。京城股份主要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用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氢能概念热度急剧攀升背景下,京城股份立刻受到投资者热捧,2021年12月,京城股份A股单月股价翻倍,换手率达到321.75%。

  ●企业持续加码布局

  记者注意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政策推动下,氢能产业前景明朗,虽然目前氢能业务业绩贡献不大,但各大企业对于氢能产业的布局热情丝毫不减,涉氢企业均对氢能产业发展保持乐观态度,并将持续加码布局。

  雄韬股份在业绩报告中称,氢能是雄韬股份布局的重要战略板块。未来三年,雄韬股份计划布局各类氢能应用场景相关产品,带动国内氢能产业链核心零部件全面发展,推广8千-1万台各类氢能车,5万台通信储能及数据中心系统,建10个氢大储能示范和10艘氢能船用示范。此外,雄韬氢能也正在筹划创建欧洲研发中心,布局氢能海外市场。

  今年2月,雄韬股份与湖北京山市政府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拟建氢能源电堆及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雄韬股份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处在产业发展初期,前期投入的研发成本巨大,后续仍需战略性投入。

  大洋电机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将氢燃料电池业务定位为未来事业板块,现阶段主要聚焦产品研制和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开展氢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包括燃料电池多合一控制器、高速离心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等。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氢燃料电池业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