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地方·基层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1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除夕洗井忙

■王众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1月30日   第 08 版)

  孙辉在油田巡井

  农历除夕,黑龙江省大庆市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0摄氏度。室外滴水成冰,呵气成霜,但正在巡井路上的辉哥却是满头大汗。

  辉哥名叫孙辉,是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三作业区注采303班组采油工。工作近30年,油水井上的生产情况他早已烂熟于心,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辉哥。对他而言,除夕值班保生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习惯了,多少年都这样过来的,油田生产不能停。特别是节假日,更要确保安全生产。”除夕这天,辉哥还像往常一样,坚守岗位,认真巡井,全力保障班组油水井的平稳运行。

  今年的春节伴着大寒节气而来,受到超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大庆油田的最低气温更是降到近几年冬季的最低值。无论是油田生产设备,还是值班巡井人员,这样的低温都是极大的挑战。

  换好厚重的工服工靴,辉哥骑上电瓶车,开始了例行的巡井工作。巡井的主要工作是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掺水情况和回油压力等。当天,辉哥要完成作业区内34口油井的巡查工作,并保证其安全生产。7公里左右的户外巡检,雪路难行,电瓶车车胎频频打滑,他只能推着车向井场走去。刺骨寒风中,他走出了一身汗,工服也渐渐湿透。

  检查到北3-352-斜E105井,辉哥觉察到了“咯楞咯楞”的声响,而且每次运行到上死点时,响声格外明显。凭借多年的经验,他判断可能是井筒内残存死油,导致抽油杆无法跟进。

  “必须马上洗井!” 辉哥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如果一直这样运行,会导致抽油杆无法回到井筒,继而卡在井筒外,造成杆弯甚至杆折。而一旦抽油杆出现杆折情况,不但无法继续生产,原油还会从井口飞溅出来,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而且更换抽油杆又要经过一次作业,费时费力,还耽误事儿。“没有水泥车,就用热洗泵,要赶紧把这口井处理好。”他当机立断,向班长汇报情况。

  汇报完现场情况后,辉哥果断停井,并将油井导入热洗流程,随后来到计量间,等待热洗泵的到来。热洗温度和压力达标后,他开始控制闸门,观察压力变化,在计量间和井口之间来回往返,观察洗井效果。

  天色渐渐暗下来,气温也越来越低,同事小张见辉哥巡井迟迟未回,便赶来了解情况。“辉哥,那还得好一会儿呢,天都快黑了,还是先回队部吧,大过年的,吃完饭再干吧。”活没干完,辉哥始终不能安心:“这口井是三元的高产井,含水低油稠、洗井难度大,必须盯着,控制好压力、水量,才能尽快恢复生产。耽误越久,影响的产量就越多。处理不好,我真是吃不下饭,更没有心情过年了。”“既然这样,不如我在井口控制,辉哥你在计量间,咱俩一起处理,处理完一起回去吃饭。” 

  几近晚上七点,远处已有爆竹声隐隐传来,洗井的返回温度逐渐达到60摄氏度,辉哥将井起抽,异响已经消失,油井恢复了平稳运行,他长吁一口气,带着小张回到了队部。

  “这回可以消消停停吃饭、过年了,吃完饭,咱们一起看春晚!听说今年咱们大庆油田有采油班长被邀请到现场看春晚了,是全国的高技能人才代表呢。咱们在队上洗井,在队里看春晚,也不错。”辉哥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