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11月28日   第 03 版)

  中国制造全球单机容量

  最大海上风机下线

  本报讯 11月23日,由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联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三峡集团介绍,此次下线的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252米,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约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轮毂高度达146米,约相当于一座50层大楼的高度。在额定工况下,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34.2千瓦时。根据多年平均发电量设计值,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

  (宗和)

  

  世界首个县域级100%

  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送电

  本报讯 日前,全球首个县域级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在湖北广水市启动送电程序,供电区域内超过20万人全年都将使用清洁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位于广水市应山街道、十里街道,紧临英姿寨、牛脊山、莲花村3座风电场,及宝林风光一体电站。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长期独立运行,全年实现100%新能源独立供电的示范工程。

  “像这种县域规模以100%风光作为电源的真实电力系统还没有先例。”国网湖北电科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柳丹介绍,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十大科技示范项目之一,湖北电力科研团队克服目前100%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基础理论尚不成熟、系统集成经验不足、试验方法尚不明确的困难,成功研发了自同步电压源、高压大容量能量路由器等8项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

  “新型电力系统可实现源、网、荷、储灵活互动,实时协同控制系统相当于‘大脑’,即使新能源发电出现剧烈波动,也能迅速反应,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柳丹介绍,该系统是一个具有“未来电网”特征的开放实验平台,也是一个保障能源供应的实用物理网络,供电面积覆盖达418平方公里。

  (张国晨 陈春莲 卢辉)

  

  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

  “绿电制绿氢”示范项目中交

  本报讯 记者吴莉报道 11月23日从中国石化获悉,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在中原油田顺利中交。至此,该项目由施工阶段进入开车准备阶段。项目投产后,将日产高纯度绿氢1.12吨,预计年消耗可再生电力电量252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000余吨,有效助力我国氢能产业发展。

  据介绍,该项目运用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全过程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主要的制取绿氢的方法,与目前主流的碱性电解制氢技术相比,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的“适应能力”更强,对电的波动与否没有过多要求,制氢系统可以随时关停,这也便于就地消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较强的可再生“绿电”。

  就像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一样,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设备。项目拥有我国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利用纯水作为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和安全性。项目核心装置的电解功率为2.5兆瓦,作为国内单套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制氢的效率更高。

  为了实现“绿电”制“绿氢”,全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该项目配套建设3.66兆瓦的光伏电站以及9兆瓦风电工程。两个制氢配套工程年发电量约2500余万千瓦时。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

  该项目由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牵头,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共同建设。中原油田成立项目运行工作组,强化标准化施工,科学统筹,在确保安全环保情况下,有序推进项目开工,并派专业技术专家驻守现场办公,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近年来,中国石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全面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已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目前,公司已累计建成加氢站83座,成为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启动建设全球最大光伏绿氢项目——新疆库车2万吨/年绿电制氢示范工程,并加快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以及福建漳州等一批绿氢炼化重大项目,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