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报 2022年11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11月07日   第 08 版)

  渤海南部最大油气枢纽

  完成停产技改助保供

  本报讯 记者仝晓波报道:记者11月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海南部最大油气枢纽渤中28/34油田群顺利完成停产技改工作并成功复产。目前,油田群达到天然气百万方级供气能力,生产作业运行平稳性较改造前提升50%,为今冬山东、天津等地的工业、民用天然气保障提供支撑。

  本次停产计划60个小时,需完成老旧设备更换、电力框架优化、流程适应性改造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此外,渤中28/34油田群有21座海上设施,平台间物流关系相互交织、变配电系统盘根错节也为本次检修增添了难度。

  为高质量完成停产技改“大修”工作,渤南作业公司成立专项小组,实施精确的“网格式管理”,对检修项目统筹规划、挂图作战、高效推进,围绕多油田停复产协同、施工方案优化、现场安全管理、检修质量把控、后勤物资保障等方面多次召开开专题研讨,不断完善各项准备工作。

  渤中28/34油田群投产至今外输原油超5000万方,输送天然气超70亿方。此次停产技改工作完成不仅全面夯实了渤中28/34油田群的本质安全基础,还为环渤海地区今年冬季能源供应保障提供了坚实支撑。

  塔里木油田今年

  外输天然气达250亿立方米

  本报讯 截至11月1日,塔里木油田今年累计外输天然气达250亿立方米,其中向西气东输管网输气209亿立方米,向南疆天然气利民管网输气41亿立方米。

  按照“早启动、早部署、早实施”原则,塔里木油田早在9月中旬就召开了冬季保供启动会,并编制冬季运行、冬季保供、极端天气应对三套方案,部署天然气保供重点工作。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各项保冬供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10月28日,塔里木油田年度一级重点工程——博孜1集气站扩建天然气脱水站工程顺利完工,比原计划提前2天。该工程设计日处理量398万立方米,投产后将进一步释放博孜区块产能,为冬季保供再添底气。

  今年1-10月,塔里木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265.7亿立方米,完成阶段计划的100.1%,同比增加3.1亿立方米。目前,塔里木油田天然气日产能力已提升至9559万立方米/天,较2021年底增加39万立方米/天。(于江艳)

  湖南2025年支撑性煤电

  装机达3000万千瓦左右

  本报讯 湖南省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印发<湖南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好碳达峰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筑牢能源安全供应保障底线,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加强应急备用和支撑性煤电建设,重点推进平江、华容电厂和株洲、益阳、石门等电厂扩能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储备一批支撑性煤电项目,优化大型支撑性煤电布局;加强煤电机组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提升煤电机组兜底保供、主力调峰作用,增强全省电力稳定供应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到2025年,湖南全省支撑性煤电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

  针对煤电灵活性改造,《通知》明确,优先提升3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26台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任务,实现省内存量公用煤电机组“应改尽改”,改造后最小技术出力达到额定容量的35%,增加系统调峰能力47万千瓦以上。对于气电,《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华电长沙、湘投衡东、华能湘阴等大型燃气调峰电站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投产296万千瓦,推动其它具备条件的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通知》明确,到2025年,湖南能源安全保供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左右,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左右,能源生产环节持续降碳提效,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初步形成,能源领域碳排放如期实现达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升,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湘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