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能源革命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9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布《思极电力数字空间》

新型电力系统再添数字化支撑

■本报记者 姚金楠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09月12日   第 09 版)

  资料图

  “能源革命具有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中国的能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走自己的能源发展道路。”9月8日,在“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业委员会启航仪式暨2022思极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强调,在能源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要形成自己的能源战略。“要坚持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的战略思路。”

  当前,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道路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践行转型发展,又需要依靠哪些新思路和新技术?

  ■■多重挑战待解

  在能源电力领域,当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还存在诸多挑战。首先,能源电力的生产、传输和消费方式都面临根本性变革。”刘吉臻指出,在电源侧,新能源发电将由现在的辅助能源、补充能源逐步发展为主导能源和替代能源;在电网侧,由电磁化装备所主导的系统电压频率动态行为转变为由电力电子化装备所主导;在用户侧,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配电网有源化,能源“产销者”广泛存在。

  此外,刘吉臻表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能源电力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同时,占我国能源系统碳排放40%的电力行业面临的降碳减排压力持续加大。在不断扩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规模的当下,我国灵活电源的最大调节能力与新能源的波动性难以匹配,制约了新能源的消纳。

  ■■催生数字化转型机遇

  挑战当前,刘吉臻强调,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还需要依靠电网智能调度控制与安全防御技术、新型用电方式与供需协同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将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

  机遇共生,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副局长靳力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加速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总体上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能源行业,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骁刚表示,电网是能源转换利用和输送配置的枢纽平台,提高电网数字化水平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庞骁刚介绍,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发布服务“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两个行动方案,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编制“十四五”数字化规划,完成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框架设计。

  ■■电力数字空间提供参考样本

  事实上,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发展上,已经有企业作出了积极尝试。在此次2022思极生态大会期间,国网信通产业集团首次公开发布《思极电力数字空间》,为数字化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董事长黄震介绍,电力数字空间以电力数据为载体,以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首要目标,融合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打造新业态、新模式。电力数字空间包含基础设施、智慧中枢、数字主题馆、安全防护、数字生态5部分,是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在基础设施方面,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研制覆盖源网荷储各环节的40余款传感器、50余款智能终端;建设覆盖15个省(市)的100G高效能数据传输平台;构建覆盖27个省市的电力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网;建设运营500余座边缘数据中心,形成“国网算力”品牌;推出磐石服务器、变电站关口表、思极有容数据库等60余款信创产品;打造统一应用开发平台、国网云、数据中台、物联管理等共性平台。

  在智慧中枢方面,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建成“1+4+3+N”人工智能业务产品体系,形成面向调度、运检、安监、客服等场景的典型解决方案,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研发电网全时空数字孪生平台,参编IEC数字孪生变电站管理与信息交换国际标准,建设行业领先的“一实验室、一平台、多应用”数字孪生服务体系,提升电力数字空间智能分析与精准决策能力。

  在安全防护方面,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研发物联安全接入网关、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等多款自主核心安全产品;构建数据评估和防护机制,实现数据全过程跟踪管理;创建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基地,联合8家省公司及中国移动等内外部单位,开展跨行业攻防演练。

  在数字主题馆方面,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研发覆盖源网荷储全业务场景的数字化系统并获得广泛应用,包括虚拟电厂、应急通信与单兵装备、网上电网、综合能源智慧物联管理系统等16个产品系列;同时,研发覆盖信息通信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系统,服务行业内外用户,包括智慧水电数字化系统、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i国网、e基建、能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网上国网、能源大数据中心等34个产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