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要准确把握当前核燃料循环产业发展阶段的特征,审时度势,加紧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核燃料循环产业政策。下一步,国家原子能机构将围绕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核燃料循环产业体系的总目标,聚焦科技创新、管理提升两个关键环节,在优化布局、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核燃料循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核燃料循环产业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先进的核燃料循环产业,核能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核燃料赋能发展,要推动核燃料循环产业走出一条成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于近期在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的2022年第二季论坛上表示。
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取得了哪些成绩?现在整体水平如何?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或面临的最迫切问题?目前我国自主化核燃料元件的研发整体情况如何?董保同一一进行了解答。
■■核燃料赋能发展
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主要包括铀地质勘探、采冶、铀纯化转化、铀浓缩、元件制造、后处理,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环节。
核燃料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与技术基础,董保同将核燃料比喻为“粮食”,甚至可以看作“中国芯”。“如果没有自主可控的核燃料循环产业,我们的核电站就没有‘中国芯’,核能将不复存在,核工业的基础也将难以为继。”
董保同说,与煤炭行业、油气行业等能源行业相比,核燃料循环产业的规模并不大,但其附加值高,发挥着根本支撑作用。“以煤电为例,燃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达70%—80%,核燃料的占核电总成本百分之十几。虽然量级差很多,但不论是天然铀采冶、铀纯化转化、浓缩还是元件制造,都是高科技、战略性产业,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非常高,比如重水堆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工作人员仅需二三十个人。”
董保同认为,将核燃料视为核工业的根本和核心一点都不为过,核燃料赋能发展、赋能核工业、赋能国民经济发展。“有了核燃料,整个核工业体系才能发挥作用,不论供电供热,还是相关产业,才能发挥对国民经济的赋能作用。”
“要进一步提高对核燃料循环产业战略地位作用的认识,准确把握核燃料循环产业高科技战略性产业的本质特征,认真分析国际核燃料市场的特点和特殊规律,推动核燃料循环产业走出一条成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董保同说。
■■产业规模领跑世界
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取得了哪些成绩?现在整体水平如何?
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起步于“两弹一艇”事业,为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陆续实现核燃料循环全产业链技术升级换代,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闭式核燃料循环体系加速构建,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
经过60余年的自主创新和改革发展,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从“零的突破”到“国际先进”的跨越,三代采铀技术实现工业规模化应用,铀浓缩技术实现升级换代,自主研制的核燃料元件开始批量化生产,核燃料循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总体上,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体系为核能发展奠定了基础,满足了国家发展需要。
董保同指出,十年间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实现了质的跨越。“总体而言,核电装机规模从2012年到2022年翻了约两番,核燃料循环产业的规模也翻了一番多。在核燃料循环的主要技术领域,总体上已全面掌握,特别在前端领域,从天然铀纯化转化、浓缩到元件制造,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2、3号机组全面建成,带动自主品牌核燃料走出国门。综上所述,这些信息都传递了一个共同信号,中国的核燃料循环产业总体上是可靠的、自主的、有一定竞争力的,下一步正朝着核工业强国的方向努力。”董保同说。
■■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时代的核能产业发展对核燃料提出了新需求,叠加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也为核燃料循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前端领域,资源保障及技术经济性仍待提高。后端领域,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建设核电站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乏燃料后处理厂。”董保同说。
他进一步指出:“后端发展滞后其实存在一些客观原因,到底要不要大规模发展,发展了以后效益怎么样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是作为一个核工业强国,我们应该掌握这门技术、应该具备这个能力,只有做才能把成本慢慢降下来。”
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接下来有哪些发展重点?
董保同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核燃料循环产业发展阶段的特征,审时度势,加紧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核燃料循环产业政策。下一步,国家原子能机构将围绕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核燃料循环产业体系的总目标,聚焦科技创新、管理提升两个关键环节,在优化布局、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核燃料循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比方说自主品牌燃料元件的全面应用,是下一步工作重点推动方向,要尽可能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材料,进一步大规模推广应用完全自主生产的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