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风电技术问世以来,其是否影响鸟类迁徙、生活的争论从未停止,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风电场的生态友好属性有望进一步提高。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开发商沃旭公司近日宣布,将与多家风险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一家名为Spoor的人工智能研发企业,计划利用人工智能系统监控风电场附近鸟类活动、追踪鸟类轨迹,通过收集大量数据、改善现有风电建设手段,降低乃至消除风电场对周围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人工智能让鸟类监测更高效
据了解,Spoor是一家挪威人工智能技术初创公司,在欧洲多个海上风电场都有人工智能软件监测试验项目。该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风电场附近鸟类行为的追踪数据,更能够识别出特定的鸟类种群,尤其能够为濒危鸟类种群提供保护。
沃旭公司表示,与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高清晰相机、雷达以及人眼观测相比,Spoor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并追踪鸟类,同时,人工智能系统不存在盲区,监测效率明显提高。
Spoor公司首席执行官Ask Helseth表示,来自沃旭公司的投资将加速其人工智能软件的开发,并加快软件在欧洲风电场的部署速度,让新增的风电项目能够用上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鸟类追踪软件。据悉,沃旭公司将与Spoor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该公司的最新推出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试验场所,并将推动这一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放眼全球,沃旭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为解决“鸟类问题”而投资的风电公司。2021年,英国能源公司SSE宣布,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追踪英国海上风电场附近的海雀,以监测在苏格兰海上风电场海鸟繁殖季节鸟类的行为变化。美国科技巨头微软作为该项技术的提供方表示,人工智能提供的远程观测将能够确认该区域内海雀数量,探究海上风电场对其活动带来的影响。
保护鸟类需求激增
风电投资商为何在人工智能领域斥巨资探索鸟类行为?高耸入云的风机,真的是“鸟类杀手”吗?事实上,面对这一话题,业内的争吵从没停止。
根据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服务机构(USFWS)公布的资料,在美国,每年因与风机相撞等因素死去的鸟类总数可达到32.8万只。同时,近十年来,欧美国家环保组织也频繁因风电开发造成的鸟类数量减少而不断抗议。
但从USFWS提供的数据来看,美国因风电致死的鸟类数量实际上仅占因人类活动导致鸟类死亡数量的0.01%左右。同时,英国环保组织RSPB等机构也在最新研究中指出,从长期来看,陆上风电场的建设对鸟类种群规模并没有显著影响,这也意味着,风电场产生的噪音、叶片活动对鸟类生存造成的负面影响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伤害鸟类”仍是导致风电产业饱受环保人士诟病的一大因素,同时也对部分生态敏感区域内风电项目的推进造成阻碍。
在沃旭公司全球环境中心主管Benjamin Sykes看来,随着各国都出台了海上风电发展计划,企业将不得不提高对鸟类的保护力度,设计、建设出对生态多样性有积极影响的风电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则将有助于更好地检测海上风电场附近各种鸟类的行为。
风电生态友好属性有望提高
面对生态压力,能源企业正选择“自主”提高风电的生态友好属性。沃旭公司在其公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为了停止乃至逆转这一趋势,快速的能源转型必不可少。然而,风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必然与自然环境有更多交集,为此,应从更多角度考虑保护环境。
据了解,沃旭公司正在寻求新方法,尽可能降低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的负面影响。沃旭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尽可能保护和加强生物多样性,自2030年开始,建设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都将为环境带来“积极影响”。
在我国,风电开发商也加大了对鸟类种群的监测保护力度,江苏、内蒙古等风电大省都开始了鸟类活动的监测,积极推动生态修复。一位不愿具名的环境领域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不可否认,所有人类活动都可能对周围环境、鸟类生活造成影响,与欧洲相比,我国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起步相对更晚,为提升风电生态友好属性,应多建设一些观测网络,提高本土风电场鸟类保护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