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2021年核领域十大事件——

我国核能科技成果正加快转化应用(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04月04日   第 03 版)

  本报讯  记者赵紫原报道:国家原子能机构3月28日在京举办首届季度论坛,并发布“2021年核领域十大事件”,其中7件与核能科技研发和应用相关——包括“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分别投入商业运行,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开工,中国北山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开工建设,“暖核一号”在山东海阳投运,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安全发电30年,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并网发电,以及国家分别授予王大中、彭士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时代楷模称号。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表示,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成功走出一条自立自强的道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我国核能高质量发展,是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董保同强调,国家原子能机构历来高度重视核科技研发工作,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我国成功掌握第三代采铀技术、新一代CF3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等,为提升我国核科技水平、促进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新一高’的要求,我国核工业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立足实现核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董保同坦言。

  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核科技在大国战略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正在进一步凸显。在核科技发展战略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表示,技术发展的根本遵循是自主创新,实现核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在于全方位加强核领域基础研究,在科研经费、人才培养、专项建设、基础研发平台搭建以及创新实验室设立等方面加强投入。

  针对我国核能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指出,随着核电技术不断突破,安全性、经济性进一步提升,核能综合利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也将在供电、供热、工业制氢、海水淡化等多个应用领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