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紫原报道:内蒙古能源局近日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内蒙古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左右,煤电装机占比将从2020年的63.4%下降至49%。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装机容量由2015年的1.04亿千瓦增长到1.46亿千瓦,发电量由2015年的3920亿千瓦时增长到5700亿千瓦时,装机和发电量规模均居全国第二。风电装机达到3785万千瓦,居全国之首。全区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2015年的30.4%增长到36.3%。煤电装机占比63.4%,较2015年下降5.8个百分点。
《规划》确定了内蒙古“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220亿千瓦时左右,年均增长6%左右。发电装机总规模约2.71亿千瓦,煤电装机在1.33亿千瓦左右,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35亿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装机8900万千瓦左右,光伏发电装机4500万千瓦左右,光热发电装机60万千瓦左右,生物质发电装机80万千瓦左右。抽水蓄能开工建设12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新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新能源发电总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超过35%。
《规划》同时明确,建成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电力市场模式。形成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发展的电价机制。到2025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从2020年的35%提升至超过50%。
《规划》在总结“十三五”时期电力发展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区电力需求增速超出规划预期,全社会用电量实际年均增速达到8.9%,高于规划预期2.4个百分点。受国家煤电整体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内蒙古全区自用煤电项目建设投产时序受到严格控制。同时,电源布局不均衡与电网输电瓶颈问题交织,局部地区电力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突出。
《规划》指出,当前,内蒙古煤电的托底保供和支撑调节作用还不牢固。按照蒙西地区最大用电负荷年均增速6%测算,预计到2025年蒙西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约4750万千瓦,煤电装机规模将达到5400万千瓦。综合考虑外送、事故备用和机组检修,以及新能源参与平衡等因素,预计到2025年将存在8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硬缺口。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加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建设,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统筹电力安全保供与转型升级,优化存量煤电项目,加快在建煤电项目建设,淘汰落后机组“退而不拆”,“推动煤电地位转型,由主体电源转为支撑型和调节型电源”,到2025年,力争完成对3000万千瓦左右煤电机组开展灵活性改造,并争取国家规划新增支撑保障型煤电900万千瓦。其中,自用煤电500万千瓦、外送煤电400万千瓦。
展望2030年,《规划》预计,内蒙古自治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电力工业实现碳达峰,电源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主体电源,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