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明戴柳(节令)

■赵柒斤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04月04日   第 24 版)

  南宋诗人吴惟信知名度不高,但他的《苏堤清明即事》却脍炙人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此诗虽短小,却从白天写到日暮,既追思了“苏堤”修筑者苏东坡,又描写了人们踏青的热闹,将清明的西湖描绘得如人间天堂。

  这不足为怪,因为连“欲断魂”的唐代诗人杜牧也不忘清明到“杏花村”里喝杯酒。而与扫墓、踏青、喝酒等一起构成古代清明节重要内容的,还有防疫。南宋诗人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最后两句“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就告诉现代人,古人在清明节还用“插柳戴柳”的方式防疫。

  唐代文学家段成式笔记小说《酉阳杂志》前集卷一“忠志”条曰:“三月三日,(唐中宗)赐侍臣细柳圈,言戴之免虿毒。”北宋孟元老史料笔记《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条记载:“清明节,寻常京师(开封)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食固)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予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卷一指出,“今小儿清明戴细柳圈”源于唐,目的是“带之免虿毒瘟疫”。清代富察敦崇史料笔记《燕京岁时记》不仅交代清代人延续“戴柳”习俗,还引北宋教育家吕希哲《岁时杂记》阐述了清明定义及当日“戴柳”肇始者:“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就已插柳防疫了。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的说法。那么,古人缘何将柳当作防疫“神器”?

  东汉史学家班固《白虎通》卷四十三“崩薨”条引春秋《含文嘉》说:“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地位极低的柳代表了最底层百姓的心声,作为防疫“神器”,群众基础强大;柳是春回大地的急先锋,喜光、喜湿、耐寒,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强,用其防疫寄托“生”的愿望;另外,春柳确有药用功效,诸多古代医书对柳枝、柳叶、柳絮、柳芽的医药作用均有记载。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带有节日的氛围。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便形成一套适应季节变化的“月令制度”,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戴柳等,均可视为古人在季节转换过程中,对大自然的一种积极回应。从这些回应中,我们看到了祖先的信仰、智慧和生活情趣,他们不仅高度敏感于大自然的节律,敬畏和善待大自然,更懂得巧用大自然之力防疫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