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节能降碳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3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03月07日   第 19 版)

  北京:

  今年碳排放强度下降3%

  本报讯 记者张金梦报道: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碳排放强度、空气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主要目标任务,其中指出,今年全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下降3%左右。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共设置了5方面行动共100项具体措施。其中,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具体措施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一要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监测统计核算体系,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强化各区、各部门主体责任;二要推进能源、产业、建筑、供热、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三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四要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最高法:

  加大工业固废污染惩治力度

  本报讯 记者朱妍报道:最高人民法院3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批依法审理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涉及非法处置新能源汽车电池、废油回收加工厂非法倾倒废渣、非法掩埋废酸废油脂污染环境等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刘竹梅表示,通过依法惩处非法处置固废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将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司法惩治力度,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法治意识。

  刘竹梅举例指出,其中一起案件为非法处置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毒性工业固废,后果特别严重。四名被告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至一年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追缴、没收违法所得。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电池材料,在生产中会产生固体废物,若因违法处置造成污染,与为了环保目的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初衷相悖。本案涉案固体废物数量巨大、毒性强、污染地域横跨两省多地、环境污染损害后果严重。人民法院在判断被告人是否具有污染环境的主观故意时,参考被告人的职业经历所体现的正常认知水平,认为作为运输行业经营者,对固废具有危害性及随意倾倒会污染环境应有一定认知,并负有核实了解的义务。“该案的处理,对于防范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污染环境风险,推动环保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竹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