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新能源·产业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1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从被动防范到主动预防

动力电池行业运输标准短板待补

■本报记者 韩逸飞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01月24日   第 09 版)

  1月12日,京港澳高速武汉往湖南长沙方向一货车起火。据该事故的货车司机介绍,该车从北京出发运往海南,车上满载着磷酸铁锂电池模块,货车在行驶过程中起火。武汉消防在经过6小时灭火后,提醒广大货车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电池必须捆紧并码好,应避免剧烈振动、冲击或者挤压,进行包装后再运输,谨防类似火灾再次发生。

  有不少业内人士关注了此次电池自燃,把关注点放在了我国动力电池公路运输上,认为我国电池运输企业多采用国际标准,随着动力电池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亟需建立自己的行业标准。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我国的动力电池需求量不断增长。磷酸铁锂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安全性高、成本低、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是业内共识。

  那为什么号称高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也会在运输中着火呢?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电化学储能首席研究员马福元告诉记者,锂电池均有安全隐患。“目前所做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测试和评估,都是抽样将成品电池在不同滥用状态下进行安全性试验,而磷酸铁锂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异安全性能也是在这些条件下测试出的。”

  马福元指出,电池自燃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除了电池内部的一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会导致自燃,电池漏电或者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自燃。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燃,有可能是因为电池本身的原因,或者是运输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两者都应该引起行业重视。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正常使用时,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较高,但是事无绝对,极端情况下还是会有起火风险。

  马福元认为,我国的电池运输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仅能做到被动防范,无法做到主动预防。

  记者联系多位电池企业代表,均表示现在动力电池储运难题是横在电池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根据记者了解,由于国内现有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运〔2008〕174号)对锂电池运输的具体规定仍然缺失,长期以来,锂电池无法进行铁路运输,全部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吴辉指出,我国现有的电池运输检测机构所使用的标准均为国际标准。“国内有很多的电池运输车辆的第三方测试机构,测试时也都是采用国际标准。”

  锂是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金属,易延伸和燃烧。马福元表示,目前对锂离子运输的标准只有国际上对单体的“2019版IATA锂电池运输指南”,陆海空适用,但是由于我国对锂离子电池系统的标准没有陆路运输的标准,导致锂电池运输在包装和运输中,非规范行为而导致的事故有所增加,我国也应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动力电池公路运输标准。

  有观点认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动力电池已从过去的小宗商品,发展为大宗产品。一段时间内,我国将是世界最大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储存、运输系统也必须相应发展。

  动力电池储存、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已有成熟的国际标准。一位动力行业观察员认为:“但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管理经营,不能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因此需要在运输标准管理上,根据自身特色制定标准,支持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

  也有业内专家直言,应与铁路部门研究协商,参照国际铁路合作组织的《危险货物运送规则》,尽快开展锂电池铁路运输示范并给予财政补贴。“现在我国实行的铁路运输行业标准是基于数十年前的市场环境制定的,应根据电动汽车的产品特性,对现有标准进行适应性修订,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能够依法合规,通过铁路进行高效、安全、经济地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