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电网·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12月27日   第 21 版)

  世界首条35千伏 

  公里级超导电缆在沪投运

  本报讯 记者韩逸飞报道:12月22日,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沪投运,标志着这一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解决窄通道大容量输电难题,有助于消除负荷热点地区的供电“卡脖子”现象。

  超导输电是当今电力行业最具革命性的前沿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电能传输损耗趋近于零,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条35千伏超导电缆相当于传统220千伏电缆的输送容量,可以替代4至6条相同电压等级传统电缆,较以往可节省70%的地下管廊空间。由于其传输效能和空间经济性上的显著优势,使得超导电缆适用于将大容量电能直接输送到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

  据悉,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商业核心区,联结两座220千伏变电站,总长1.2公里,额定电流2200安培,额定容量133兆伏安,采用全程排管敷设工艺,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超导电缆输电工程。

  该示范工程由国网上海电力承建运维,项目自2016年启动至全线投运,历时5年多;工程主体部分于2020年4月开工,历时1年半完工。

  

  雄安虚拟电厂

  运营平台部署上线

  本报讯 记者韩逸飞报道:12月16日,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在雄安部署上线。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建设,旨在整合各种分布式能源,通过分布式电力管理系统将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装置聚合成一个虚拟的可控集体,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增强电网削峰填谷能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源网荷储”友好协同调节。

  “虚拟电厂上线后,要进一步深化尖峰平谷时段电价调整和非统调电厂聚合等场景,强化对光伏新能源的消纳,做好灵活性资源聚合,努力打造雄安虚拟电厂河北特色。”国网河北电力总工程师在雄安虚拟电厂平台研讨会上说。

  据悉,国网河北电力针对大规模分布式资源参与电网互动调节的重大应用需求,推动上述平台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平台资源运行与调用成本评估测算方法、集群收益模型、调频资源市场竞价等模型研究和搭建。同时,他们参与19座覆盖河北南网全供电区域的各类型非统调电厂的现场调研,对机组出力调整情况及非统调电厂参与该平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