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中国能源报 2021年12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运量持续攀升 结构优化难起长效

交通节能降碳困局待解

■本报记者 张金梦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12月06日   第 25 版)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0.4%。尤其近5年来,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仍持续增加,年均增速在8%左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仍会持续增加。

  更有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时间有可能延至2035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亦曾公开表示,交通运输业或将成为我国最后实现碳达峰的产业之一。那么,到底是什么拖了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的“后腿”?

  

  运量持续攀升 “增压”碳减排

  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及运输能力正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根据《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公路总里程为519.81万公里,比去年末增加18.56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为14.6万公里,比去年末增长5.3%;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为12.77万公里,比去年末增加387公里。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拉动运输能力进一步攀升,其中,公路货运量增势最为明显。

  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公路货运量从约320亿吨增长到约360亿吨;水运货运量从约50亿吨提升至约70亿吨;铁路货运量从约35亿吨提升至约40亿吨。客运周转量方面,2017—2019年,公路客运周转量从近1万亿人次·千米提升至约1.4万亿人次·千米;民航客运周转量从约6000亿人次·千米提升至约7000亿人次·千米。

  交通运输规模与运输能力的扩张,致使交通领域碳排放进一步承压。记者梳理资料发现,2015—2021年,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持续增长,占全国碳排放比重从约8.7%增长至近10.4%。

  张建红表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仍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届时,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还将持续增加。

  以机动车为例,去年12月发布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的费用效益评估(CBA)技术手册》显示,未来五年,我国还将新增机动车1亿多辆,工程机械160多万台,农业机械柴油总动力1.5亿多千瓦,车用汽柴油1亿至1.5亿吨。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不容忽视。

  “从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和新能源动力技术发展态势来看,预计交通运输领域部分细分行业有望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整体实现碳达峰可能要到2035年以后。到2060年,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或将维持在5亿吨左右。”张建红说。

  公路减排仍是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体。

  记者了解到,2019年,我国公路运输碳排放占交通领域碳排放比重为74%,水路和航空运输碳排放占比分别为8%和10%,而铁路运输占比最低,约为8%。

  无论是在货运方面,还是在客运方面,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都承载着更大压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货物运输总量为463.4亿吨,其中,公路货物运输总量为342.6亿吨,占比73%;旅客运输总量为96.7亿人次,其中,公路旅客运输总量为68.9亿人次,占比71%。

  而从单位周转量能耗看,公路也居首位。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单位周转量能耗比约为1∶0.7∶5.2,碳排放比约为1∶1.3∶10.9。

  这意味着,相同周转量下,相比铁路、水路,公路运输能耗、碳排放都更多。以我国“西煤东运”战略动脉——大秦线为例,仅这条全长653公里的运煤干线,与同等运量的公路运输相比,每年就可节省柴油1645万吨,减少碳排放量5974万吨。

  “公路运输无疑是交通领域减排的重点。”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超华坦言。

  当前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的信号早已释放。记者了解到,早于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就对“公转铁”目标进行了拆解;《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更明确指出,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与2017年相比,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需增加11亿吨、增长30%,全国水路货运量需增加5亿吨、增长7.5%。但张建红坦言,尽管政策加持、目标清晰,但当前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短期内实现转型并不容易。

  “目前,运输结构调整仍面临目标进度滞后、联接项目进展缓慢,地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公路运输转型的关键是载具的绿色化,想要实现公路运输的全面绿色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建红指出。

  公共交通载具全面绿化须提速

  张建红具体介绍,就城市而言,实现公路运输低碳转型的首要任务即是全面推进公共交通领域的载具绿色化。

  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制定的《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到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包括公交车、城市物流车、环卫清扫车等。

  以公交车为例,陈超华表示,当前,我国公交车纯电动化率为51%。“我国地级以上城市营运公共汽(电)车共计约70万辆,而纯电动公共汽车的数量约为36万辆。除深圳、北京等地的公交车纯电动化率在90%以上外,其他城市在公交车全面绿色化方面仍有较大空间。”

  “一方面推动公共交通转型升级需要巨大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推动私家汽车电动化能够拉动地方GDP增长,所以近年来,公共交通行业纯电化率趋势相对私家车纯电化率而言,相对较缓。”张建红分析称,下一步,城市公路运输减排重点应向公交优先、公共交通载具绿色化转移,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吸引力,因地制宜开展公共交通绿色载具的更替。

  陈超华建议,在深入推进载具绿色化的同时,还应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范畴内,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公路运输网络管控平台,为政府、交通运营企业、用户提供更加精细的交通运输服务;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碳排放源的监测体系和排放清单;同时,推动绿色智慧技术变革,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能效和减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