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挑战多

■本报记者 苏南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11月22日   第 02 版)

  “有的县光伏一次要并网200万千瓦,我们头痛怎么接纳大量农村新能源”“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挑战”……这是记者近日听到的业内人士对农村能源发展的反馈。

  用能效率偏低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了我国农村地区供电能力,惠及农村居民达到1.6亿人;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重点解决农村生产用电问题,目前全国大电网覆盖范围之内的农村都通上了动力电。

  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无缝对接,对能源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国网能源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直接燃烧散煤、秸秆、薪柴仍是农村地区主要用能方式,分别占生活和生产用能比重的75%和60%;尤其是东北西北等严寒地区,煤、秸秆和薪柴利用比例占当地农村生活能源利用总量的90%以上。

  山东寿光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明文表示,粗放的用能方式带来相应问题:一是用能效率极低,蜂窝煤炉的热效率仅为20%,秸秆柴灶的热效率不到15%;二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燃烧产生的大量气体,未经除尘脱硫处理直接排入大气。

  面临多重挑战

  受农村能源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制约,我国农村整体用能水平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还有差距。

  李明文表示:“农村内部挖潜不足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作为能源供需系统的末梢,目前九成以上的能源需从外部引入,农村相对丰富的风、光、生物质等清洁能源未充分开发,电网、天然气网络等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另据介绍,传统农村能源技术难以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以户用沼气为例,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常住人口减少,导致大量沼气出现投料不足、无人运维等问题,经济性显著下降。与此同时,新兴能源技术在农村推广应用难度较大,以综合能源系统、多能互补等新兴技术为例,主要面向用能需求高度集中的园区或城市综合体,与农村大范围、分散式的用能特征不匹配。

  经济性也面临挑战。农村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运维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对社会资本吸引力有限,仅靠国有资本难以推动农村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记者在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贫困地区采访时发现,即便山上只有零星几户,电线早已进入百姓家。但投资输电线路的成本巨大,电网企业不仅无利可图,还将面临亏损。如何理顺体制机制,吸引更多资金投资农村能源,也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待解题。

  此外,我国农业农村领域节能环保制度较少,在散煤管控、废弃物利用、电能替代等方面缺乏具体实施路径和量化考核指标,倒逼农村能源转型的压力不够。

  建议制定专项规划

  如何应对目前农村能源遇到的挑战?业内人士认为,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民的意愿,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不能凭主观经验选择农村能源发展和管理模式。只有充分尊重个体的自主权,才能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农村能源成为农民共建共享的发展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井天军表示,根据农村地区用能特点,需加快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推进适宜不同地区的能源利用开发方式,促进农村地区能源综合利用。“多类型能源消费的整体考虑将推动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面向县域的电、热、冷、动等多方面能源需求,需深入推进绿色电能替代,通过电能替代在传统乡村领域的拓展,达到统筹各类能源、以电为核心的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培育。”

  国网能源研究院农村能源研究团队负责人黄碧斌认为,农村能源现代化可对能源全面现代化起到托底作用,因此,建议制定农村能源现代化专门规划,把农村能源看得足够远、账算得足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