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1年11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刻不容缓(评论)

■本报评论员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11月08日   第 01 版)

  煤矸石堆放成山、矿区废水直排山塘、矿区山体大面积裸露——督察组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再次揭露了煤矿开发“重开采、轻修复”的顽疾,值得引起相关企业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客观来讲,近年来煤炭行业的发展质量实现了大幅提升:产能结构持续优化,其中,自2016年以来,全行业退出落后煤炭产能10亿吨以上,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期,我国持续释放了一大批先进产能,目前120万吨/年及以上绿色化、智能化、安全有保障的大型煤矿已成为煤炭生产的主体,产量占比八成以上。这“一降一升”,为煤炭行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智能化煤矿建设大步提速,从2015年全国仅有3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到2020年增至494个,智能化装备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矿井的标配。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生产的质变。数据最有说服力——2020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59,比2015年下降63.6%,煤炭行业正在撕掉高危行业的标签。

  且不论拉动投资、促进就业、带动致富等巨大贡献,单从每年为经济社会发展保供近40亿吨煤炭能源来看,煤炭行业就是难以替代的,其功劳之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继续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才能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虽然进步显著、成就巨大,但必须指出的是,煤炭行业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轻修复”就是行业未来提质发展绕不过去的必答题。作为煤矿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修复工作一直是煤矿开发的薄弱环节。在这方面,行业、企业落下了很多课,亟需补上。

  客观来讲,有的煤矿确实存在技术条件方面的限制,无法按要求实现治理修复,但这种案例数量很少,属于极个别现象。对于绝大多数现役煤矿而言,修复工作根本不存在技术、方法上的问题。

  简单梳理不难发现,“重开采、轻修复”现象之所以长期、普遍存在,核心原因就在于“开采是挣钱、修复是花钱”。这“一入一出”,让煤矿矿区治理修复工作始终得不到有效落实。因此,让相关投入落到实处,才是破解“轻修复”难题的关键。

  事实上,我国一直都很重视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并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促矿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例如,为支持和鼓励治理修复,国家层面从2011年起就开始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及评选工作,针对从勘探、开发到闭坑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制定标准,为矿区修复工作树立了新标杆。另外,即使在当前煤炭供应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对于新投产、复产煤矿,内蒙古等主产地仍然提出了严格的治理修复要求——“决不允许打着保供的旗号破坏生态环境、回头走老路”。可以说,对于煤矿矿区治理修复问题,主管部门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严厉的。

  但10年来“已建成绿色矿山仅占全国矿山总数的1%”的数据,说明治理修复工作的成果仍然有限,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尽快扭转。

  形势逼人,实干为要。矿区治理修复虽是花钱的差事,但相关要求已经写入规章制度,这些钱省不得,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少。当前,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于美丽生态环境抱有极高的期望,主管部门和企业不能等闲视之。于法、于情、于理,煤矿矿区治理修复都势在必行,“重开发、轻修复”的老路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