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进北京市平谷区,山川秀美、水天一色,宛如置身风光迤逦的山水画中。
如今,生态宜居、风景宜人已成平谷区发展的“金名片”。与此同时,聚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平谷区生态桥”治理工程也已正式启动。其通过打造“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将收集来的枝杈、树桩、树叶等农业废弃物经过粗粉、细粉等加工过程制成有机肥,可实现区内每年20余万吨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区内农林废弃物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为平谷区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新出路。
农林废弃物变身有机肥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平谷区,是“中国大桃之乡”,也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其中,17个乡镇(街道)种植有34万亩果园,每年可产生20余万吨的果树枝条等农林废弃物。“以往这些农林废弃物都被堆在了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或被用来烧火做饭,对平谷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乡村治理而言,都是棘手难题。”平谷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小勇说。
据统计,这20万吨农林废弃物中有约40%、8万吨会被堆放在田间、道边,约60%、12万吨被用来烧火做饭、取暖。“若这12万吨农林废弃物充分燃烧,每年将会产生486吨的PM2.5。”刘家店镇党委书记马超鹰补充说。
为解决“小树枝”引起的生态环境治理“大麻烦”,平谷区委、区政府以刘家店镇为试点,于2017年创新启动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将果树园枝条等农林废弃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加工处理成高品质有机肥,有序还田,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位于刘家店镇的“生态桥”农林废弃物处理中心和科普基地,就是用来堆放、加工处理农林废弃物的集中区域。据介绍,该基地将老百姓收集来的农业废弃物,通过粗粉、细粉、辅助发酵等过程制成有机肥,然后按照农业废弃物与有机肥1:1的比例,将有机肥返给老百姓,形成了老百姓拿农业废弃物“免费兑换”有机肥的模式,这样一来,不仅有效缓解了平谷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棘手难题,同时也为农户生产投入减轻了压力。
“自2017年推行‘生态桥’治理工程后,2020年5月,我们又开工建设了农林废弃物处理中心和科普基地,该基地总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日处理农林废弃物可达到60吨。“目前,该基地仍在建设改造中,预计改造完成后,年可生产有机肥2.5万吨。”马超鹰介绍。
打通基层生态环境治理
“最后一公里”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一模式在平谷区推行以来,口碑怎么样?
寅洞村党支部书记邢数贺向记者介绍,自30多年前,刘家店镇已开始种植果树,如今,积压的果树枝条特别多,没有实施“生态桥”治理工程之前,田间、房屋河道边都堆满了果树枝条,到处都是,“以前,我们村的道路两旁车都很难通过。”
“利用果树枝条免费兑换有机肥,既可以省去以往购买化肥的费用,又能改良土壤、换美化环境,我们当然踊跃支持!”村民胡建江高兴地说。
刘家店镇村民宋淑伟告诉记者,她的家总共6亩地,每年可上交约4吨左右的农林废弃物。“每上交1吨农林废弃物就能免费换1吨有机肥,相比之前得自己花钱买化肥,一年能节省3000-4000元肥料支出。不仅如此,使用这种有机肥后,土壤也得到了改良,种出的桃口感更香脆,现在桃子的产量和销量都直线上涨。”
据马超鹰介绍,自实施“生态桥”治理工程之后,平谷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17年以前的1.07%提升到了3.07%。粗略估计,通过果树树枝等农林废弃物加工制成的有机肥,目前可营养周边5万亩以上的土地。
据悉,当前,“生态桥”治理工程已完成全区布局,其将通过“总站+粗粉站”运行模式,进一步推动平谷区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争创北京生态文明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通过创新实施“生态桥”治理工程、“四治一保”等环保专项行动,平谷区生态环境质量已得到全面提升。
截至2020年,平谷区空气中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51.4%,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据介绍,未来“生态桥”农林废弃物处理中心和科普基地还将进一步打造低碳建筑、光伏等绿色低碳基地,推进平谷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今年我区正在申请创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未来几年将紧紧围绕‘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和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等建设,努力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平谷区副区长付湘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