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等高危行业存在大量劳务派遣用工,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安全培训跟不上,甚至根本不培训就上岗。一些矿山企业以托管方式解决用工问题,但托而不管,新疆丰源煤矿‘4·10’事故、榆林郝家梁煤矿‘7·15’事故都是托管出来的事。”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安全防范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上,应急管理部再次强调规范用工问题。
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推动煤矿企业在2021年底前逐步取消井下劳务派遣用工”。但据上述会议指出,近期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用工方式及其带来的安全培训缺失等问题突出。规范井下用工如何落到实处?
“劳务派遣就像临时工
难免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
由于制度灵活、成本较低,劳务派遣工长期存在。“该方式兴起于2010年之后。一方面,老矿区资源逐渐枯竭,关闭矿井增多,富余人员急需寻找新岗位,另一边是新建矿井快速发展,用人需求旺盛。还有些人看到有利可图,自发组织人员承包工程。多重因素共同催生了劳务派遣的方式。”中国能源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牛克洪告诉记者,对于煤企而言,使用劳务派遣工支出更低,出现问题还可交由第三方劳务公司处理,负担大大减轻,该方式一度受到用人企业欢迎。“比如,本单位人员出工不出力,有时候不好处理,派遣工不好好干活,直接就能开除走人。”
然而,随着安全生产要求趋严,弊端也越发凸显。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表示,人员素质仍是煤炭行业短板。在部分煤矿,井下采掘一线岗位非法使用劳务派遣工,素质良莠不齐,及违法分包、层层转包等现象依然存在,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牛克洪坦言,劳务派遣人员流动性较大、更换频繁带来诸多现实问题。“这部分人员多了,培训频次随之加大,培训质量却不一定能够跟上,部分特殊岗位操作人员甚至缺少资质。尤其是很多智能化工作面,不仅对人员素质有一定门槛,还需要队伍稳定,今天换、明天调很不利于现场管理。”
“劳务派遣就像临时工,企业归属感、集体感不强,难免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干活马虎、应付,现场作业不规范。”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矿总工还称,劳务派遣工往往与正式人员同工不同酬,其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结算,后者还要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影响人员积极性不说,极易出现矛盾。有些派遣工还会受到‘歧视’,从提升井下人员获得感、幸福感的角度来说,该方式也不再符合当前要求。”
“煤矿自己负担轻了
但后果是什么?不能只图方便,只图节约成本”
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河南、江西等地已出台规定,纷纷要求今年底前,全省所有煤矿取消井下劳务派遣工。但据记者了解,实际执行并不顺畅。“有的企业不愿意招新,就找临时劳务派遣,煤矿自己负担轻了,但后果是什么?近期发生的事故,明显表现出人员年龄大、文化低、用工短。不能只图方便,只图节约成本。”应急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长期从事煤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唐某向记者坦言,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人员用工数量,相关规定早已明确,该比例不得超过10%。“但实际执行起来的表现非常差,近几年才有所好转。在部分矿井,劳务派遣工比例仍高达50%-60%。”
唐某表示,一个正式工与劳务派遣工的人力成本可相差50%以上。“除了到手工资,正式人员所享受的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节假日福利等待遇,后者往往没有,医保、社保等费用的起征额度可能更低。对于企业而言,这些成本都是实打实的支出,与工资机制、工资总额紧密挂钩。”
“如果把劳务派遣工全部清退,用人缺口如何补齐?在煤矿用工本就紧张的情况下,短期内招聘这么多符合要求的人员,相关培训也得及时跟上,对煤矿来说面临新的考验。若是按《指导意见》,将这部分人员转为直接用工或实施转岗,则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唐某表示,对于央企、国企而言, 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各级国资委考核的重点指标,由企业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得出。“计算时,不少单位会把劳务派遣工刨除。新增转岗人数一下子增加过多,相当于效率变相降低。而且,劳务工一般为从事技能程度相对较低的岗位,这部分人员大量转岗,企业主观并不情愿。”
“不能真正落实,文件发得再多
口号喊得再响,也只能让矿工望梅止渴”
记者了解到,规范用工还涉及“工作时间”这一重点问题。总体上看,超工时劳动现象依然严重。“包括一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央企,矿工平均作业时间仍在9个半小时以上,有的甚至长达12个小时。” 不止一位人士表示,井下人员工作时间过长、得不到合理休息,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规范工作时间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多年来多次被提起,但大多留在纸上。不能真正落实,文件发得再多,口号喊得再响,也只能让矿工望梅止渴。”河南能源集团一线人员杨晓东表示,以早8点班为例,工人6点参加班前会,然后陆续下井,干8个小时到下午4点后升井,再等洗完澡,12个小时就过去了。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工作时间可能更长。“老矿井生产战线较长,有的井下运输大巷超过10公里,井下作业时间随之延长。工人还要参加各种会议、培训、考试等,还剩多少正常休息时间?”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举例,表面上看,很多矿井按要求取消夜班,但实际上,有些单位是将夜班改为检修班进行检修作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取消。“取消夜班本意是取消各个环节的生产和检修,井下只留守安全员、值班电工等人员,让煤矿职工在最疲劳时间段不再冒险作业、得到充分休息。检修恰恰是下井人员量最大、工作最繁重的环节,变相把检修时段放在夜班进行,等同于没有取消夜班,更不利于安全生产。”
牛克洪对此表示,人员准入是煤炭企业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的源头,必须严格劳动用工。“解决问题不是一个文件下来就完了,而要结合各矿井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也不只是‘一阵风’。既要采取符合政策要求的办法,切实保障矿工权益,也要平稳过渡,同时确保煤矿稳定生产,不因人员变动造成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