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城市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9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打赢蓝天保卫战 北京仍需加强PM2.5与臭氧协同

本报记者 吴起龙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9月13日   第 26 版)

  9月6日,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2021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上,有关专家介绍了第三轮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北京市现阶段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六成,区域传输占四成。相较上一轮(2018年)源解析结果,本地排放中各类源绝对量实现“瘦身”。其中,移动源占比(46%)仍最大;随着能源、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包括支撑城市刚性运转、服务业和涉及居民生活排放在内的生活源进一步凸显,生活源占比(16%)成为第二大来源。

  PM2.5北京本地源“瘦身”

  2020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57.5%;重污染天数亦显著减少,降幅达到82.8%。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介绍,北京本地排放主要来源类型虽保持不变,但经过三年大幅减排,各类源绝对贡献量实现“瘦身”。与2017年相比,扬尘源降幅最大,其次是工业源和移动源。

  研究表明,北京现阶段PM2.5本地排放来源中,移动源、生活源、扬尘源、工业源和燃煤源分担率分别为46%、16%、11%、10%和3%,农业及自然本底等其他源约14%。

  刘保献指出,北京移动源中柴油车与汽油车贡献占比较大;生活源中溶剂使用和汽修等服务业贡献突出;扬尘源主要以道路扬尘和施工扬尘为主;工业源中石油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占比较大。

  移动源在全年不同时段和空间范围内均是本地大气PM2.5第一大来源,这与世界发达城市特征相似;随着能源、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生活源进一步凸显,成为第二大来源,亦呈现出特大型都市的典型污染特征。

  需与臭氧加强协同治理

  目前,北京市面临PM2.5和臭氧污染共存的问题,也是很多国际大都市共同面对的问题。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就北京市而言,虽然近8年来臭氧浓度总体保持稳定,且臭氧的主要前体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降幅近五成。但臭氧污染的特征仍比较明显。

  从时间来看,北京臭氧超标时段集中在5-7月。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安欣欣表示,臭氧与地面最高气温相关性最强,是最重要的气象影响因子。特别是在30℃以下时,臭氧浓度与气温基本呈线性关系。此外,北京市臭氧的高浓度水平多发生在湿度较低的条件下,臭氧浓度超标日主要集中在相对湿度50%以下,中低湿度更容易生成臭氧。风向对臭氧形成也有重要关系。 

  当夏季温度比较高时,再刮南风、东风,大约一半情况以上臭氧会超标,尤其是南风时,可能污染更重。

  臭氧是由进入到大气中的NOx和VOCs通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属于大气二次污染物。因此,治理臭氧污染的关键,是减少NOx和VOCs等前体物的污染排放。

  近年来,北京市在全面治理PM2.5的同时,重点抓好移动源、工业源和生活源,对臭氧污染开展协同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北京新一轮解析成果建议,应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以VOCs和NOx协同减排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论坛期间有专家指出,北京应对臭氧污染,需进一步加强协同控制,例如在城区,控制VOCs更有效。“北京在推动臭氧污染防控与PM2.5协同治理的同时,未来可能需要开展区域联防联控,使之有效降低。”安欣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