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能源汽车·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EV6虽然主打健康功能,但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

创维造车被指缺乏诚意

■本报记者 卢奇秀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8月09日   第 18 版)

  “自从开了电动汽车,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毛病都好了。”这如同广告词般魔幻的话不是戏言,而是出自创维创始人、“彩电大王”黄宏生7月27日在创维汽车EV6发布会上的发言。他颇为煽情地表示,为造车准备了整整10年,健康理念是创维汽车的独特优势,创维将成为世界十强的汽车品牌。 

  如此自信,实力如何?整体来看,无论产品性能、技术含量,还是资金、品牌认可度,现阶段的创维汽车都恐难以让市场满意。

  能评估用户生命特征+催眠 

  据了解,创维汽车EV6是一款中型SUV,共有4个版本,分别是出行版、标准版、智能版和PRO版,续航里程覆盖410km和520km,同时可选配600km。售价区间为15.28万-24.98万元。

  与其他发布会重点展示车辆续航、科技性能等硬指标不同,黄宏生反复强调健康概念。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创维EV6装载了非接触式传感技术,可根据拍照来监测用户血压、心率等健康指标,并通过人工智能光谱科学算法,精准评估用户生命特征。同时,车内还引入脑机接口技术,测量脑电波及深度睡眠质量,并根据脑电波自动生成催眠音乐,使人快速进入睡眠。“21世纪最重要的是健康,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这就是创维汽车主打的品牌差异性。”黄宏生称,纵观整个汽车市场,聚焦智能健康生态的车型几乎为零,健康理念将成为创维汽车独特的优势。

  作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新兵”,黄宏生对创维汽车销量充满信心。他认为,制造业出身是创维造车的底气,“车辆有1万多个零部件,需要无误差高度整合软硬件,要打造一部绝对安全的好车,必须要有工匠精神。不到2000元的电视机,我们零误差做好了,汽车高达几十万元,我们更会用心做好。”

  在智能化方面,创维EV6搭载了L2.5级自动驾驶功能。黄宏生表示,创维汽车智能化系统一面世就超过了特斯拉,“智能化包括出行、导航、视频、音乐等方面,基础得先做好,这也是产品一上市就获积极购买的优势。”据悉,今年创维汽车计划交付1.2万辆,上半年销量数据约为3000辆,国内和国际市场购买比例约为2:1。

  创维汽车的逻辑在于,公司早已掌握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但鉴于目标群体是15万-20万元区间的客户,过于高昂的车载传感器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负担。

  实为天美ET5升级版

  实际上,创维EV6可以理解为一款改款车。

  今年3月,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与创维集团签订商标转让协议,开沃正式获得创维第12类带有“创维”或“Skyworth”商标的11个商标的转让。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也由黄宏生于2010年成立。

  去年10月,开沃新能源发布首款车型天美ET5,补贴后的售价区间为15.28万-19.88万元。鉴于品牌力和产品力不足,发布后销量惨淡。为此,天美ET5在配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更名为创维EV6再次发布。

  据了解,创维汽车还制定了颇具雄心的销售计划,即2025年实现25万辆年销量,2030年实现50万辆年销量。“目前已投入100亿元资金,未来还将追投300亿元,使创维汽车市值突破3000亿元。”现年65岁的黄宏生表示,希望在造车这件事情上再奋斗30年。

  按照相关规划,2020-2025年,创维还将推出至少4款纯电动车型,并在未来形成以纯电车型为主,混合动力和其他能源动力车型为辅的全动力模式产品矩阵,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渠道方面,创维汽车将采用代理模式售卖,“分为两类,燃油车渠道转型和创维的几万个家电零售商。”黄宏生称。

  但汽车不是家电,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最核心的功能还是出行。在产品并无明显优势的前提下,即使冠以家电巨头之名,创维EV6的发布也并没有带来惊喜,甚至被指缺乏诚意。

  “快速上市是我们近期的目标”

  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或许只为博资本市场的眼球。

  目前,电视产品仍是创维的第一大营收来源,但随着彩电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加之小米、华为等互联网企业竞争,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反观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风口,不少新造车势力在资本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吸引着一批批跨界力量涌入。

  此前,开沃新能源进行过三轮融资,2017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百石基金、深圳沃宇科技、恒泰华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龙湖城市投资等单位的投资。黄宏生透露,目前创维汽车几十亿元的融资工作已接近尾声,“汽车产业只有上市才能做大做强,快速上市是我们近期的目标。今年内申报,希望明年能挂牌科创板。”

  值得注意的是,创维并非唯一一家垂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家电企业。2003年,美的通过收购模式对云南客车厂、云南客车改装厂等企业进行改造,并计划5年内投入20亿元建成整车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云南美的汽车工业城,但因对市场误判等原因已叫停造车计划。此外,格力、春兰、奥克斯、戴森等家电企业的造车行动均以失败告终。 

  所谓“隔行如隔山”,造车并非易事,资本的风口终将过去。是否踏实造好车,市场将是唯一的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