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油气·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7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民企参建储气库的角色之困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7月26日   第 14 版)

  核心阅读

  2014年国家便发文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储气库设施投资建设及运营,但目前来看,民企担当储气库建设主角的案例并不多。投资成本过高、储气库资源地域分配不均衡、产权界定不清晰等成为阻碍民企参与储气库建设的主要原因。专家认为,未来民企或多以合资形式参与储气库建设。

  

  日前,首华燃气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海沃邦与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人民政府签订《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项目合作协议书》,双方在投资建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项目上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这是继港华燃气投资建设金坛储气库后,又一民企成为储气库建设主体。

  早在2014年,国家就已提出“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储气设施投资建设及运营”“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储气设施投资、建设及运营”,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油气储存设施建设运营,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等参股建设地下储气库”。

  受访人士均表示,未来民企将多以合资形式参与储气库建设,储气库建设参与主体将更加多元。但受限于储气库地质条件和企业资金能力,民企或多以辅助角色参与。

  又一民企加入建设大军

  根据首华燃气公告,上述储气库埋藏深度为2500多米,设计库容10亿-15亿立方米,其中工作气量6亿-9亿立方米,总投资15亿元。新建集注站1座、分输站1座、综合管理站1座及站外管线与辅助系统。该项目落成后,将满足山西地区用气季节调峰、事故应急供气等。

  根据《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供气企业 2020 年要拥有不低于年合同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城燃企业形成不低于年用气量5%的储气能力;地方政府至少形成日均3天需求量的储气能力。此外,《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能源安全储备制度的指导意见》和《能源体制革命重点行动2019—2020 年》, 均要求加快储备设施建设、完善油气储备体系。

  在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看来,天然气终端市场竞争激烈,倒逼城燃企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像首华燃气这样的城燃企业身负储气能力建设和保供责任,积极布局地下储气库建设并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利润,成为企业最大动力。”

  “但目前可用作地下储气库的地质资源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两家企业在所在区块深耕多年,不论是地质数据资料还是技术储备都颇具优势。从担负的责任来讲,通过建设储气库稳定天然气市场是其责任所在,民企或外企参与对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具有积极意义,但民企或将多以合资的方式参与建设,大概率还是由‘三桶油’主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说。

  成本过高、资源受限

  虽然民企的入局为储气库建设主体多元化释放出积极信号,但未来民企和合资企业都需面对投资金额高、资源分布不均和储气库商业运营模式不成熟的考验。

  例如, 港华金坛储气库是国内城镇燃气首个大规模地下盐穴储气项目及商业储气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几近其2020年净利润总和,给有意建设储气库的民企和合资企业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

  “储气库初期投资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巨大,现有储气库多为天然气管网或LNG 接收站的一部分,由管网运营企业或LNG 接收站运营和管理。这些储气设施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不能单独产生收益,也不对本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开放初期业务,因此将气价转移至下游终端用户实现盈利不太可能。”郭焦锋说。

  符合条件的储气库类型有三类,枯竭油气藏储气库、盐穴储气库和含水层储气库。虽然盐穴储气库因其灵活性而愈发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枯竭油气藏储气库规模最大。

  “目前对于枯竭油气藏等资源的所有权问题尚无规范,既无强制退出机制也无枯竭油气藏二级市场,使其丧失了作为资产的融资功能。在此情况下,普遍由拥有资源矿业权的上游油气开采企业掌控,目前民营企业参与的盐穴储气库规模远无法与之匹敌,制约了发展规模。”某不愿具名储气库专家说。

  有业内人士指出, 地下储气库作为长输管网配套基础设施,现有政策将地下储气库天然气纳入管道气气价管理,没有单独进行地下储气库核算,投资通过管输费进行回收,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管道整体运行效益上,调峰责任不明、成本回收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建设调峰储气设施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地下储气库的持续建设和运营。

  扫清障碍才能提速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储气库工作气量基本占当地全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7%-25%,但目前我国这一比例仅为4%。根据储气库建设规划,未来10年,我国储气库建设速度将是过去20年的3-5倍,“十四五”期间我国储气库调峰需求将达到300亿立方米以上,储气库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但目前,我国储气库建设存在储气库资源地域分配不均衡、产权界定不清晰、缺乏统一的储气标准规范、现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保供义务等问题,特别是上游企业的保供义务不明、天然气市场化建设相对滞后,天然气主干管道尚未真正实现公平开放。

  同时,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尚不完善,目前既有由政府定价的管道天然气, 又有由市场定价的液化天然气,唯独缺少调峰气价。“由于各级管输储存费用、用途等不同,各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不尽相同,价格体系复杂,调峰价格将影响企业建设储气库的动力。”郭焦锋说。

  业内人士建议, 应统筹天然气开发与地下储气库建设规划,从全生命周期考虑改建地下储气库可行性;促进天然气储备调峰设施建设多元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LNG储罐和地下储气库;同时优化大型天然气储备调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发挥LNG供给调峰和储气库周期储气的双重优势,打造区域天然气战略储备基地,维护天然气市场供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