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老师还没开口,我就知道接下来大概要讲什么,有时候听了半天却没讲透,难题还是难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好不容易考个资质证书,感觉也没多大用处。”
“入职初期,每天由老技术员带我们下井,师傅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虽然有收获,但总觉得零零散散、不成体系,传统‘老带新’的方法越来越难满足要求了。”
“除了统一培训,工作之余的学习活动并不少,但我作为队长也没法强制要求大伙儿参加,这种不拿钱又‘费’时间的事只能是自愿报名。”
近日在山西大同、朔州等地走访时,谈起煤企学习培训,多名一线矿工向记者“大倒苦水”。能力提升不仅是个体需求,更关系到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但目前,煤炭行业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长期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才能“教”到点子上?
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
培训需求迫切
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工业“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显示,“十三五”期间,煤炭从业人员数量由530余万减至2020年的300万左右,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中级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等人才数量增多。但同时,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问题长期并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用数据进一步说明:从学历和职称结构看,在煤矿采掘一线工人中,本科以上人员占3.04%,专科及以上人员占14.17%,具有高级技师、技师等级证书的工人占比为2.62%。从年龄结构看,51岁以上一线工人占比为14.77%,41岁及以上人员占比为55.6%。尤其是老矿区、老企业,职工老龄化问题更加凸显。“例如,龙煤集团、川煤集团41岁以上采掘工人占比分别达到86.95%、86.76%。加上招工难、人才流失等现实,若不及时改善,将严重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培训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煤矿安全事故或多或少涉及人为因素,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违规操作、未熟练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等问题,背后都离不开培训不到位。”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直言,深入研究提升人员素质的对策措施需求迫切,但到了一线,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称,不完全统计显示,一线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大于40岁。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偏低的短板进一步暴露。“如何将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课程与煤炭开采实践进行融合,如何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尚不十分清晰,煤矿智能化培养体系有待建立。”
培训内容和员工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事实上,企业培训并不少,实效为何打折扣?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大师杨杰告诉记者,相比在校学生,一线职工培训有着诸多不同,实际难度也更大。
“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客观条件,首先决定了培训对象的特殊性。我自己就是初中文化,摸爬滚打多年虽然积累丰富经验,有时遇到先进技术,学起来依然存在困难。边学边摸索,甚至几个月、一年才能熟练掌握一项新技术。技术和设备都更新了,工人们跟不上的情况挺普遍。”杨杰坦言,有些地方一开课,就是让员工坐在教室听讲。“老师从哪里来?有多少井下经验?用得是什么教材?与设备技术更新匹配吗?职工培训不仅需要拓展知识,更重要是把理论转化为动手能力,实实在在提高岗位实用技能。用所学内容解决生产现场难题,这才是培训的落脚点所在。”
陕煤运销集团相关负责人解美强有着类似感受。“企业邀请专家授课、精心设计课程,在培训方面投入不少,但还是存在员工学得不深,所学知识用不上、不好用等情况,效果差强人意。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培训内容和员工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解美强表示,煤炭行业一线人员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工作经历多有不同,培训内容和方法或是蜻蜓点水、千篇一律,或是质量不高、内容过时,还有些重理论轻实践。”比如,企业设计的课程繁杂,培训结束也没有后续跟进学习情况,导致员工学得不专。哪怕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也很有限。”
“让生产设备走进课堂、让课堂变成井下空间”
“煤炭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比例相对较低。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系统有序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姜耀东建议,健全行业高等教育、学历教育、专业学习、岗位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鼓励煤企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定向联合培养模式,实行“入企先入校,招工变招生,校企双师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方式,丰富行业人才储备库。
解美强提出,可从三个方面尝试改变:一是因人而异、注重实效,有计划举办各种类型培训,为员工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根据个人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变化,在不同时期提供不同培训方案。二是建立培训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的激励机制,将培训效果纳入员工考核,通过改变晋升制度,使能力强、业绩优秀的员工得到相应待遇。三是加强企业内部培训,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员工授课,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引导员工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结合自身经历,杨杰认为培训还需与时俱进。“设备更新这么快,技术越来越先进,培训内容、教材、方法也要同步更新。动辄百万、千万元的设备,买回来长期拿给员工练手不现实,但没有真设备如何练就真本领?我们就想办法提取其中的核心工艺、主要功能、生产工艺,并研究出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让生产设备走进课堂、让课堂变成井下空间。”
在杨杰看来,长期以来“单项”培训模式也要改变。“对于一线人员来说,学会了和用起来还有一定差距。不妨改一改过于被动传授方式,在培训之前,请大家讲讲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希望重点学习哪些内容。解决难题的过程,也是有针对性提升的过程。把复杂技术变成一个个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知识点,最终才能真正为大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