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节能环保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斩断环评造假的保护伞(短评)

■别凡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7月12日   第 19 版)

  作为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环评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环评对企业项目的建设看似是约束,实则是将其破坏环境的苗头扼杀在摇篮,捋顺了企业发展的逻辑,为项目后期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与其他建设项目一样,能源建设项目也或多或少会对环境带来影响,在项目建设之前就将可能存在的危害环境因子清除,对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无疑是双赢的好事。

  但随着环评审批权逐级下放,本意是为企业提供方便的简政放权,却成了部分企业眼中的“政策空子”。环评报告在某些地方成了走过场、走形式的一纸空文,甚至导致业内劣币驱逐良币,责任心强、能力水平高的环评企业反而“没活儿可干”。

  究其原因,既有一些项目建设单位和规划编制机关的侥幸心理作祟,也有部分环评单位工作不严不实,但一些地方政府把关和监管不到位更是难辞其咎。如果地方政府眼中只看到当地短期的GDP增长,对环评报告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难以约束接受环评的企业,反而会滋生环评形式主义。

  针对这一问题,生态环境部已于2020年9月发布《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提出了落实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加强环评溯源和责任追究的9大措施,其中不乏“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从严处罚”等铁腕措施。

  但目前看来,环评领域弄虚作假之风仍未刹住。而未来,环评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碳排放已被纳入环评,这意味着,环评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环评监管是否系统、有力?地方政府对环评单位的约束是否有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出现环评造假,地方政府部门的惩戒能否到位?这一系列问题如不解决,掌握环评审批权的地方政府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环评领域的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恐怕还是难以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