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煤炭·市场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为职工办实事岂能“凑数”(读者来信)

■王建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7月12日   第 16 版)

  “我矿制定下发‘我为职工办实事’活动方案,系统梳理职工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及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十大项、二十分项、68条,开列任务清单”“公司对接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需求,清单上列的实事数量从当初的八项增加到了现在的十项”……

  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煤企诸如此类的消息比比皆是。

  诚然,尽心竭力承诺为职工群众多办实事,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但有的煤炭企业办实事数量上追求“整数”,有的刻意要求“八”“六”等吉利数字,搞“掺水”计划。

  那么,他们承诺的实事有哪些呢?在有关煤企网站上笔者发现:“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摸排需要提供志愿服务的驻外职工家庭情况”“邀请专业人员与职工面对面培训”“为煤矿职工书屋送科技书籍”“抓好职工食堂菜品种类、价格、卫生管理”……清单上很多内容都是下一步即将开展的日常性工作。

  把日常性工作列入“为职工办实事”计划,看起来数量是真的不少,讲出来是真的体面,但服务基层与职工群众的“诚意”却大打折扣。

  只求统计数量,不注重完成质量,说明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还有市场。其实,职工群众的想法很朴实也很简单——制订“凑整”的计划,不如办好办妥一两件实事。

  什么叫办实事?对于煤企来说,莫非是让职工吃上放心菜、喝上干净水、洗上热水澡、穿上体面衣等等?那些真正达到职工“十分”满意的实事,潜藏于充分的干群沟通中,彰显于仁人志士的直言鼓呼中,融入在干部对弱势群体的真情关怀中,更潜伏于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科学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热切期待中。

  为职工办实事,就是要听职工心声。这需要党员干部摆正位置、端正态度,走出自我设计、自我满足、一厢情愿的怪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改革转型任务较重、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群众诉求较多的单位,通过蹲点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面对面听取意见,全面深入准确了解情况。要强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依法依规反映职工利益诉求,真正落实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为职工办实事,就是要了解职工意愿。要问需于民,聚焦偏远地区、驻外单位、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全面排查梳理职工关心的可持续发展、薪酬待遇等问题。要积极构建工会、家庭、单位“三位一体”的暖心服务网络。

  为职工办实事,就是要解职工忧愁。具体办几件实事,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办一件成一件,件件实打实。煤企要严守“四条民生底线”,真正做到不让一名职工吃不上饭、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不让一名职工生活在最低保障线下。落实精准帮扶+普惠服务要求,建立各级帮扶救助基金,保障兜底政策覆盖面,提高救助力度和标准,做到在职职工困难救助全覆盖、无遗漏。

  碑不自立,誉不妄求。“为职工办实事”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决不能因为上级强调就重视一下,不强调就凑合应付,甚至“滥竽充数”,要拿出真抓实干的决心和勇气,在了解基层、尊重职工的基础上,多些货真价实的“实事工程”,用行动赢得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

  (作者供职于山东能源集团东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