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是名副其实的“光伏之城”,光伏发电家喻户晓,光伏扶贫人尽皆知。从火车站到村子里的沿途高速上,便能看见房顶上一片片蓝色光伏板。谈起光伏,司机师傅打开了话匣子:“山里有不少光伏大电站,村子里有单户的光伏小电站。政府推的扶贫政策嘛,卖光伏电,一年能有3000元收入呢!”
2011年,金寨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贫困人口19.3万人,贫困发生率33.3%。2014年,金寨县政府率先开展了光伏扶贫试点工作。此后6年,先后开发了户用型、联户型、村集体式电站三大基本模式,走出了一条“产权跟着股份走、分红随着贫困走”的可持续精准扶贫之路。
探路
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地处大别山北麓,长江河、史河环绕两侧,山青水绿,鸡鸭羊在光伏板下闲庭信步。
小南京村第一书记黄华东告诉记者:“6年前,全村共有贫困户155户,脱贫是2014年以来村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村里的新面貌,得益于光伏扶贫。”
“2014年8月,村书记突然通知我‘开个会’,让我一定要去,讲最新的扶贫政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村民王合术记忆犹新,“会开了两个多小时,比平常的会都长。我第一次听说光伏发电,发电后还能卖给电网,听完了有点懵。”
让王合术心里没底的,一是钱的问题,要参与安装户用型光伏扶贫电站,贫困户需要出资8000元,这是一笔天文数字;二是光伏发电真能挣钱吗?
“提出光伏扶贫,是基于金寨开发商业光伏电站的经验。信义集团投建的光伏电站并网后,县政府希望为贫困户安装小规模的户用光伏。‘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光伏和扶贫的结合正是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创新。”金寨县能源局局长杨竣生说。
调研后,阳光增收工程正式启动,县、乡(镇)、村三级近万名干部带队进村入户,分发宣传册、反复宣讲光伏政策、帮助农户计算收入。
“这样的会开了有十几次,书记掰开了、揉碎了给我们讲。贫困户建设规模是一户3000瓦,需要2.4万元,是‘333’出资方式,即政府出8000元、企业赞助8000元、我们自己可以贷款8000元。后来,还去参观了企业建好了的光伏电站。”王合术说。
模式讲清楚了,政策说明白了,王合术写了申请书,在自家院里建起了光伏电站。
丰收
王合术家建光伏电站成了村里的一件大事。企业赶工期、政府抓进度。2015年5月10日,王合术家的3000瓦光伏电站建成发电,房檐下的电表同期运转,记录发电量从此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2016年春节前,王合术收到了自家光伏电站的第一笔收入——1600元。“村干部帮助我填信息申请了一张银行卡,专门收发电收入,有钱打进来就能收到短信通知。”
听说光伏电站挣钱了,村民纷纷来参观,安装光伏电站成了越来越多贫困户的愿望。但受山区地理环境、阳光照射时间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户的屋顶院前并不适合安装。
创新迫在眉睫,联户型光伏电站应运而生。“针对没有建设条件的贫困户、贫困村,采取乡(镇)、村协调选址、集中统一建设联户型光伏扶贫电站的方式。产权归县级所有,发电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杨竣生表示,联户型是对原有单一户用光伏扶贫电站模式的有效补充,贫困户分红名单可调整动态。
小南京村党总支书记孙承胜告诉记者,联户型光伏电站解决的还有收入不均问题。“曾有贫困户反映过发电量不同的情况,在联户型模式下,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金寨光伏扶贫工作进入到全面推广和提升阶段,村集体式、联户式光伏扶贫电站多点开花。“2015年后,县政府积极推动村集体式和联户型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工作,对这两种光伏电站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杨竣生说。
“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分配。”采访中,杨竣生多次提到这句话,“6年多来,没有一家受影响,没有一家有怨言,这是最令人开心的事。”
运维
一个光伏电站的运营期限可达20-25年,如何维持良好的运营状态、持续创收?
“清洗、按照光照规律调节光伏板角度,这是日常最简单的运维工作,难度并不大。我们设定的公益岗位中,就有这一项。”金寨县扶贫开发局办公室主任余宇告诉记者。
王合术就是光伏电站看护员。“板子脏了影响发电量,板子要跟着太阳走,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书记带人来教的。”
“脱贫致富,坚决不养懒汉。不管是让贫困户贷款入股,还是设立公益岗位,都是希望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收入,实现人生价值。”杨竣生说。
为了保障全部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营,金寨县政府成立了光伏运维平台中心,并委托国家电网公司专门负责光伏扶贫电站的运维工作,成为全国首例。
从户用型,到村集体式、联户型,金寨在光伏扶贫取得的成绩只是全国光伏扶贫的一个缩影。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光伏扶贫为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光伏扶贫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伏发展模式。
2020年10月底,在能源行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指出,光伏扶贫工程收益稳定、见效较快,直接带动脱贫作用明显,全国已累计建成263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惠及近6万个贫困村、415万贫困户,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180亿元,相应安置公益岗位125万个。
生活富裕了,王合术也有了新目标。“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希望尽快给儿子说个媳妇儿!”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有了光伏电站,“王合术们”正迎来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