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城市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5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供热供冷插上数字化“翅膀”

区域智慧能源“武汉模式”显效(寻找最靓低碳城市“名片”系列报道(四))

■本报记者 仝晓波 齐琛冏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5月24日   第 26 版)

  中电节能智慧能源云运营中心大屏

  武汉光谷金融港区域能源站

  武汉光谷金融港

  区域供冷、供热作为现代城市集约化使用能源的一种方式,可为用户带来舒适、低碳、节能的生活。伴随国家新基建的迅速推进,云计算、边缘计算、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发展,能源领域即将迎来智慧型能源的发展浪潮,而作为最有优势实现智能、智慧的区域供冷供热又将以何种形态面对?

  湖北武汉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型城市,在区域供冷供热方面,已有多个项目、数百万平方米的应用。近日,记者走进湖北武汉金融港、软件园与北辰光谷里等地,一睹区域智慧能源的“武汉方案”。

  用户有了贴心的冷热“管家”

  走进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的武汉光谷金融港区域能源站内,灰色与绿色的巨大管道错落有序地穿梭其中,室内洁净又敞亮。

  据介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港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已开发一、二期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项目业态以办公为主,同时包括商业、酒店、办公、餐饮、数据机房、体育场馆等。

  据了解,光谷金融港区域供冷供热中心及输配管网由武汉中电节能有限公司(下称“中电节能”)负责投资、建设以及运营管理工作。中电节能总经理曲滨告诉记者,该能源站夏季采用溴化锂制冷+电制冷+冰蓄冷模式,冬季采用蒸汽供暖,蒸汽来自附近高新电厂的余热。项目先后获得武汉市发改委循环经济示范、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区域能源绿色中心、系统控制中心等认定。

  初夏时节,武汉的气温逐渐上升。中电节能总经济师严胜良向记者介绍,当室外最高气温达28℃以上或8℃以下时,开始对园区客户提供24小时供冷供热;每年供能运行7个月(冬季采暖3个月、夏季制冷4个月),标准时段外,结合天气进行提前或延长供能,运营时间做到根据客户实际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满足用户正常工作日加班、节假日加班等个性化用能需求。

  区域供冷供热空调的用户体验如何?北辰光谷里能源站客服主管唐仲芝介绍,用户可以在室内的空调控制面板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温度,操作十分简便。由于该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由中电节能专业运营公司负责运营服务,用户可享受“能源管家式”用能服务,省去空调使用过程中的维护管理麻烦。

  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

  在走访参观金融港2期能源站、软件园3期能源站与北辰光谷里能源站中,记者注意到,数百平方米的能源站内均只有寥寥几位工作人员身影。数十万平方米的供冷供热面积,几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原来,这几个能源站共享着一个“大脑”——智慧能源云运营中心(下称“云运营中心”)。

  据介绍,目前该中心已接入中电节能在武汉所有在运能源站的实时运营数据,未来,该公司拟将其运营管理的所有区域供冷供热项目接入其中,以深挖大数据分析潜力,为项目提供最大化节能增效运营方案。

  在云运营中心深蓝色大屏上,各个能源站的日总供能量、用户总能耗、设备系统状态等数据一目了然。中电节能副总工程师、智能智控中心副总经理王亦斌介绍,智慧能源云运营中心能源站的一切运行数据都在“云”中流动,大大节省了工作人员现场值守的人力成本。

  据介绍,云运营中心由前端的智慧客服系统,智慧控制系统、智慧运维系统三个板块组成,每个能源站都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耗计量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将数据上传到云运营中心。

  不仅是信息化控制系统,更嵌入到了能源站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在运营层面,我们更关心的是能源站的‘身体质量’好不好。”王亦斌告诉记者,上述系统可实时监测楼栋的管道压差、温差、瞬时功率等,并在用能末端监测并分析楼栋到用户的具体需求量等情况。

  “体检”之外,智慧系统还有“诊断”与“治疗”功能。在线实时监测系统若发现仪表等设备出现问题,会自动反馈给前端的智慧客服,由其主动前去维护,避免与用户因为电费计量等问题产生争议,保证区域能源供应服务质量。

  王亦斌介绍,该云运营中心收录接近50亿条有效的数据词条,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解析,并不断自我学习,实现更好运营服务。

  环境、经济效益兼具

  为用户带来贴心的用能服务外,区域供热供冷的环境效益也显而易见:外挂机、冷却塔等室外设备消失了,降低了噪声污染、减少热岛效应,建筑外立面美化了,园区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更加智慧的区域供冷供热能源站不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也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经第三方认证,金融港每年每10万平方米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5000—6000吨,每年总共可减少40—48万吨。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利器”加持下,区域供冷供热可精准感知用户用能需求,做到“按需供能”,避免能源浪费,为用户和运营方都带来了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用户用能实施分户计量,全年皆按0.65元/kWh收费,用户平均年用能费为55—65元/㎡,较常规空调使用费降低10—15%左右。

  “武汉光谷金融港能源站自2014年使用区域供冷供热能源管理系统,减少了燃动成本,提高了维护效率与质量,系统COP(能效比)约提升23.19%,经济性大幅提升。”曲滨告诉记者,“目前,中电节能运营的所有能源站项目都是有经济效益的,通过优化组合设备、系统空间布置、提高系统寿命、降低维护成本等,做到可持续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