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际·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5月17日   第 07 版)

  全球电解水制氢产能 

  20年内或翻千倍

  本报讯 日前,行业研究机构Aurora能源研究所发布最新报告称,到2040年,全球电解水制氢市场规模有望在当前基础上“翻1000倍”以上,总计电解水制氢产能将超过213.5吉瓦。

  该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各国电解水制氢产能仅有0.2吉瓦,其中大部分位于欧洲地区。近两年来,欧洲国家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布局颇多,德国宣布将建产能超过9吉瓦的电解水制氢设施,荷兰、英国分别公布了6吉瓦、4吉瓦的电解水制氢项目,均将在2030年前开始商业化运行。

  根据欧盟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气候目标,欧盟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40吉瓦的电解水制氢项目,而按照欧盟各成员国发布的目标,欧盟规划中的电解水制氢项目总产能已达到了34吉瓦。

  据悉,Aurora能源研究所统计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中,风电、光伏电解水制氢项目的数量占比较高,业界正寄希望于“绿氢”能够广泛适用于重工业领域进而实现减碳。

  Aurora能源研究所全球能源市场主管Anise Ganbold表示,全球的能源企业已经为氢能经济投资了大量项目。“如果所有规划中的电解水制氢项目能够顺利投产,每年生产的‘绿氢’总量将达到3200万吨,能满足全球一半的氢气需求。”

  与此同时,该报告也分析认为,在各国政府积极出台规划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电解水制氢技术以及供应链有望快速走向成熟,单个电解水制氢项目的容量预计也将“快速增长”,到2024年,单个项目电解水制氢的产能将从目前的10兆瓦左右,上涨至100-500兆瓦。

  Aurora能源研究所研究主管Richard Howard表示,电解水制氢项目产能的增长只是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的一环,未来氢能基础设施产业链上各环节都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不过,报告也提醒称,尽管各国都在积极推动电解水制氢项目,但许多国家尚未出台强有力的刺激性政策,“绿氢”生产仍面临着高成本的挑战,与真正在重工业中大规模应用仍有一定距离。 

  (李丽旻)

  

  IEA:

  西北欧氢能市场

  发展空间广阔

  本报讯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最新报告称,欧洲西北部地区拥有较好的氢能发展条件,随着各国零碳排政策的颁布,西北欧区域有望完善氢能供应链,进一步扩大氢能市场。

  报告认为,目前,西北欧是欧洲最大的工业港口所在地,该地区的氢能需求约占全球的5%,整个欧洲的60%。此外还配套有大规模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将这些港口与其他工业中心连接起来。成熟的天然气网络将使氢气输送更为便捷和具备经济性。其中,荷兰鹿特丹港和比利时的泽布吕日港作为重要的液化天然气(LNG)枢纽,如果通过政策及国际合作促进该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氢贸易,也将成为欧洲“氢枢纽”的理想候选地。

  同时,欧洲西北部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也十分可观。根据IEA此前发布的海上风电报告,北海地区是最具发展海上风电潜力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到2018年,北海地区的海上风电装机量已经达到18吉瓦,在全球的占比超过70%。而要将如此大量的风能整合到欧洲西北部国家的能源系统中,需要投资升级电网,并整合技术,以平衡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大量普及导致的供需失衡。报告认为,将该区域的风电转化为氢能既有助于解决风电波动性问题,帮助能源系统及市场更好地整合风力发电容量,并促进风电与电网的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北海地区还拥有巨大的碳捕捉及封存的潜力。据IEA估计,北海地区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能力约为500亿吨至1500亿吨,其中,英国和挪威的存储容量较大。因此IEA认为,可以利用化石燃料结合碳捕捉、封存及应用技术大规模生产低碳排的氢气。

  报告同时建议,西北欧各国应制定更多有力的政策,以确保该地区大规模“低碳氢”价值链的发展。IEA认为,西北欧各国对氢的需求和生产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有些国家虽然到2030年能够实现氢的广泛应用,但“低碳氢”的生产能力不足。相反,有些国家虽然氢的需求较小,但在扩大“低碳氢”生产能力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对此IEA建议,西北欧各国应加强交流,在氢能领域优势互补。

  (仲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