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产业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地方文件密集出台,近零能耗建筑“大戏开演”

■本报记者 张金梦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5月10日   第 27 版)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发布绿色城乡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新建建筑全面按超低能耗标准设计建造;上海市发文明确,到2025年将累计落实超低能耗建筑不低于50万平方米。近日,国内多地有关建筑节能指导文件密集出台,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已纳入各省市“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推动建筑节能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已然成为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头戏。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步伐稳步加快,截至2020年底,我国近零能耗建筑面积已达12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十三五”既定目标。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将直接关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的进程。”近日,在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主办的2021年度理事工作会议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表示,随着我国新建建筑能效快速提升,建筑领域碳达峰时间有望提前。但他同时指出,当前,我国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体系尚不完善,要提前实现“碳达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建筑节能要花“大力气”

  徐伟指出,从全球实践看,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至少为60年,而我国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仅有30年,期限缩短了一半,减碳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国需从产能领域的各个方面加大减碳力度。

  建筑是耗能“大户”。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约为10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建筑运行碳排放量约为21吨,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1%。

  伴随近几年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新增建筑面积仍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达22.4万平方米,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到38.8—39.8平方米,城镇住房存量也将达到395—405亿平方米,由此推动城镇住宅建筑能耗强度持续攀升。

  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在过去的近20年间,我国公共建筑能耗强度从2001年的17kg标准煤/平方米,增长至2018年的26kg标准煤/平方米,上升幅度达53%。

  “能耗强度与新增建筑面积的双‘增’局势下,我国建筑领域减碳任务将进一步承压,为尽快实现‘双碳’目标,建筑节能需花‘大力气’。”徐伟说。

  超低能耗建筑“多点开花”

  记者近日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各地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速度正不断加码。

  “作为全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领头羊’,截至2020年年底,河北省共开工建设超低能耗建筑项目141个,建筑面积440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一。”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所长郝翠彩说,预计到2021年年底,河北省城镇新开工超低能耗建筑面积将达160万平方米。

  山东同样早有实践。据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建研究所总工李震介绍,自2014年开展省级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建设以来,山东省共完成示范项目7批、59个,建筑面积达112.3万平方米,形成覆盖山东省16个设区市的发展格局。其中,青岛中德生态园被动房示范小区与济南汉峪海风二期等项目,按超低能耗建筑住宅区的模式,已实现由点向面的片区划建设。

  湖北省成绩单亦很抢眼。“‘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新增节能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全省绿色建筑面积已达695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既定目标。”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剑介绍。

  记者了解到,地处严寒地区的吉林省不甘居后。早在2012年,该省就对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截至目前,已建成吉林省面积最大的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科研检测基地。”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明伟说。

  在我国最南部——海南省,近期也正大力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行动。海南自贸港首个零碳建筑项目已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运。

  技术创新亟待强化

  加快发展的同时,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创新与建筑低碳发展速度不匹配、示范项目缺少后续检测评估等问题也日渐突出。

  对此,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秘书长张时聪表示,应加强示范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后续检测评估,总结示范项目经验,着力开展验收后评估体系,通过检测和监测技术手段,采集运行数据,判断超低能耗建筑运行使用效果与设计目标的相符性,以评估技术成果为依据,合理引导超低能耗建筑运行调试和运行管理,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而在提升技术创新方面,徐伟表示,着力近零能耗建筑设计创新,就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原则,从整体考虑,结合建筑工程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建筑节能技术。“在推动近零能耗建筑应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应结合国家示范工程项目发展建设要求、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要求、结合城乡绿色生态规划等创新发展近零能耗建筑新技术,使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既能满足建筑功能需要,也能带动绿色产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