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际·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制冷业外企抢抓中国低碳商机

本报实习记者 仲蕊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4月26日   第 07 版)

  “得益于中国政府在绿色转型和能效领域持续的支持,丹佛斯去年在中国实现了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进入2021年,我们通过推出创新的制冷解决方案,延续了这一增长趋势,并助力推动了中国制冷行业的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丹佛斯中国区副总裁、气候方案事业部负责人施俊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制冷展上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制冷领域的外企纷纷加速了产品和技术的绿色低碳化转型,同时积极部署国内市场、参与行业碳减排行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也将为中国制冷领域的绿色转型带来利好影响。

  节能提效引重视

  在我国致力于低碳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能耗高且碳排放量较大的制冷行业也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更加注重技术与产品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而在今年的中国制冷展上,国外参展商们也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各自对低碳绿色理念的关注与重视。

  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制冷专业总工程师马进告诉记者,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外资企业也更为关注低碳环保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通过技术研发,持续布局提高能效、节能减排的相关业务。

  事实上,就制冷行业本身而言,高能耗问题一直亟待解决。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国际能源署及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站在联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供热和制冷需求约占全球能源消耗的一半,而这些能源大多来自化石燃料或生物质能的低效利用,因此,供热和制冷已经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占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以上。”

  报告认为,发展高效的供热和制冷技术已成为全球各国需要优先落实的事项。与此同时,向更清洁、更可持续的供热和制冷解决方案过度,将有利于吸引大量投资,创造数百万新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也表示:“建筑制冷和供热系统的能耗占全球城镇总能耗的40%,高能效的制冷、供热解决方案如得以充分应用,将产生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这对中国的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积极参与行业碳减排

  除了加强对技术和产品的绿色低碳化转型力度,制冷业外企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下,还积极部署国内工厂的低碳实践,深度参与和推进制冷行业碳减排行动。

  据施俊介绍,最近,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鼓励下,丹佛斯中国区工厂正在进一步加紧部署,争取早日实现碳中和。今年年初,丹佛斯海盐、天津两家工厂就先后荣获了由浙江省政府和天津市政府颁发的“绿色工厂”称号。

  “在全球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城市实现以‘零碳’和‘碳中和’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丹佛斯的核心业务。”施俊表示,“过去10年间,我们一直在中国积极推广‘零碳生活’的理念和‘零碳经济’的实践。丹佛斯在辽宁本溪的区域能源供热项目,自2015年起逐步将钢铁行业的余热资源转变为区域供热热源,为城市的居民房屋供暖,城市冬季的供热系统稳定性和居民的舒适度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该市每年的煤炭消耗总量也减少了26500吨。”

  而日本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则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在工业节能减排、生物质清洁能源利用、清洁供暖、低温环境供热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出了新的节能低碳产品。

  另据美国制冷企业开利空调相关研发人员介绍,开利在中国各地的工厂以及办公室都有相应的节能减排目标,2020年已达成了减少15%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未来将逐步朝着碳中和运营努力。

  利好中国市场发展

  马进指出:“在欧美等地,制冷行业碳减排的技术研发和商业应用启动较早,因此外企的参与能够助力并加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中国制冷市场发展提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高品质产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宝龙也认为,部分外企在降低实际排放和提高设备能效等技术领域已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积极介入将有助于加速我国供热、空调和制冷行业碳减排技术的发展。

  据意大利制冷企业卡乐电子(苏州)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该公司就将其在欧洲市场成熟的制冷系统节能降耗解决方案带入了中国市场,并依靠其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向市场提供了更多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将使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施俊向记者表示,“我们也希望各地可以更充分的借鉴国际领先经验,制定中长期计划,以及详细的行动方案,并把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力量都汇聚起来,形成合力,推动全国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