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城镇住宅如何摆脱“高碳锁定”?

电气化转型成当务之急

■本报记者 张金梦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4月12日   第 25 版)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3月27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约22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2%。

  当前我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相关报告预计我国每年将新增建筑竣工面积约20亿平方米。相应能耗与碳排放仍将持续增加,换言之,城镇住宅领域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谈及这一问题,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强调,城镇住宅领域全面电气化是实现零碳建筑的第一步。

  

  建筑能耗与碳排放

  随城镇化同步显著攀升

  伴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城镇人口与城镇住宅面积不断增长,截至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已达8.5亿,城镇化率已超60%。

  “在过去的近20年间,我国城镇住宅面积增加了近三倍,从2001年的71亿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282亿平方米,城镇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近40平方米。”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胡姗介绍。

  城镇住宅用能同步显著攀升。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7.2亿吨标准煤,其中,建筑用能总量约9.9亿吨标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1%。

  就城镇住宅而言,2019年,能耗达到2.4亿吨标煤,耗电量达5374亿千瓦时,造成的直接碳排放与电力间接碳排放总和达到4.6亿吨二氧化碳,而与城镇住宅建造相关的碳排放量更是高达11.4亿吨二氧化碳,占我国民用建筑碳排放的70%。

  胡姗进一步预计,若按照未来城镇人口数量10亿人、城镇住宅面积每年新增10—12亿平方米测算,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住宅面积将达到350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加24%。

  “根据当前我国城镇住宅用能情况,目前,我国北方城镇住宅采暖空调耗能已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电器用电和电动车用电仍呈上升趋势;而在南方地区,采暖空调能耗与电器用电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未来,我国城镇住宅户均能耗仍会居高不下。”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郝斌同时指出。

  全面电气化有望实现

  建筑运行“零”碳排

  对此,江亿直言:“全面电气化是城镇住宅减碳的第一步。”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建筑运行总用电量为1.9万亿千瓦时,其中城镇住宅建筑用电量为5374亿千瓦时,占到建筑领域总用电量的28%。城镇住宅电气化率已达到69%。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建筑运行总用电量中,70%都来自于燃煤、燃气发电,而燃煤、燃气的燃烧,每年将带来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约6亿吨。

  “通过全面电气化,可减少部分化石能源用量,实现建筑运行没有直接碳排放。”江亿表示。

  江亿进一步预计,到2030年,通过炊事电方式气化、生活热水电气化、采暖电气化等方式实现城镇住宅建筑全面电气化后,建筑用电总量需达3.5万亿千瓦时,约为2019年建筑领域总用电量的2倍,其中,城镇住宅用电量需达1万亿千瓦时,较2019年城镇住宅建筑用电量需增加1倍。

  光储直柔建筑

  创新解决方案引关注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倪江波介绍,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住宅建筑绿色发展,目前我国正在研究起草城乡建设领域如何绿色发展的综合性文件——《关于推动城乡绿色发展的意见》,着力推动新建建筑节能完成节能“30%、50%、65%”三步走目标。

  倪江波认为,不断加快城镇既有建筑节能减碳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实施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是重要举措之一。

  结合未来建筑电气化需要,在江亿看来,首先应大力发展城镇住宅建筑表面光伏发电,即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其次,应利用建筑充分消纳周边地区的风电、光电基地的零碳电力。

  江亿指出,发展光储直柔建筑也是助力实现城镇住宅减碳、全面电气化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所谓光储直柔,即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柔性应用,其可使建筑用电节约10%左右交直流转换损失,使建筑实现柔性用电。

  “光储直柔建筑每晚可向周边风电、光电控制中心提交第二天的负载用电曲线,控制中心则会根据气象预报得到风电、光电变化,从而确定建筑第二天用电总量,各座光储直柔建筑将严格按照要求的用电曲线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建筑仅依靠零碳电力运行。”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奥帆中心已率先成为光储直柔全国先行试点,其依托对奥帆中心社区内的建筑实施光储直柔改造,实现了光伏供电、智慧储能、系统直流、建筑柔性用电,同时助力奥帆中心建成零碳社区。

  江亿对此评价指出,青岛奥帆中心开创性提出在既有建成社区进行光储直柔试点,为全世界既有建筑未来能源系统改造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