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画中“烟火气”

■邱俊霖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4月12日   第 24 版)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创作的写实生动的市井风俗画长卷,细致展现了寒食节后第一天,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作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代表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清明上河图》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摹本、仿本层出不穷,在世界艺术史上都难有出其右者。但历代以来的仿摹,有的只是单纯模仿而已,因此也有摹本和伪造本,但由于其篇幅之巨,大部分摹本都是在原图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

  不同时期的《清明上河图》摹本虽多,艺术水准却有高低之分,其中明本《清明上河图》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最为出众。

  明本为明代画家仇英所创作,相传仇英曾在收藏家项元汴处见到过一幅宋本《清明上河图》,随后决定以苏州为背景,创作一幅类似题材的画卷。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在画作的总体布局上沿袭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结构,但他所画的是明代中期的苏州,可以说完全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拥有独特的风格。画山水部分时,仇英表现出了最擅长的青山绿水画工,同时将建筑物自然融入山水之中,线条流畅明快,画面整体华丽端庄。

  而进入城内,仇英在图中再现了明代苏州地区商业、手工业的发达景象。当时的苏州集市贸易日趋繁盛,城中大街小巷都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其中裱画店、银楼、古玩瓷器店等代表的是明代江南地区最兴旺的行业,体现出明代苏州的独特风雅。

  明清时期,由于宋本《清明上河图》难得一见,仇本《清明上河图》引领了一股潮流,备受收藏界的追捧,当时的仿作也多以“仇本”为基础,有人甚至将仇本《清明上河图》尊为“鼻祖”。

  到了清朝,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引起统治者的极大兴趣。不过,当时真迹行踪成谜,各种摹本鱼龙难辨,于是乾隆皇帝集合当时宫廷内五位一流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共同完成了一副新的《清明上河图》,该版本便是“清院本”。

  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没有明确点明所绘城市,但街道人声鼎沸,各种车辆络绎不绝,各行商贩神态各异,同时增添了宫廷、池塘的景色,还有踏青、表演、戏剧、猴戏、特技等明清时代的特殊风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凸显出清代的社会风情。

  清院本出现后,当时的宫廷画家沈源也模仿了一幅,但他的版本是在各种明本和清院本基础上绘制而成,因此在构图与场景的安排中与清院本基本相同,只有店名、建筑结构与画法上有细微改变,整幅画表现了安定祥和的社会面貌。

  作为中国画中的超人气作品,《清明上河图》摹本众多,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有专家研究过,现存的各种摹本、异体本和新创本便有一百余本之多,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编纂的《清明上河图:珍藏版》则认为,世界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有五十余种版本。

  然而,后世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本图甚至是摹本基础上再创作的,这就造成各版本间的差异很大,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因此,大都数《清明上河图》摹本并非刻意仿制,更不是伪造赝品,而是采用了同一题材,参考其构图结构创作,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所以说,《清明上河图》不仅创造了世界名画“被模仿”次数最多的纪录,而且开创了以描绘民俗生活场景为主的长卷式艺术表现手法,成为后世画作的模仿对象,如明清时期的风俗画卷《南都繁会图》《姑苏繁华图》等作品。

  透过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人们依然能领略到古时的人间“烟火气”,虽然不同版本具有各自的风格与特点,但回过头来,《清明上河图》本“图”依然最受人瞩目,模仿众多却从未被超越。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