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3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油田上的军礼(党旗飘扬)

苏沛 李凌波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3月08日   第 24 版)

  牛年春节的第一天,时任青海冷湖油矿后勤部主任的万方荣再次穿上已经发黄的军装,佩戴好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在儿子万海斌的搀扶下一大早走出了家门。清晨7点整,这位97岁高龄的老人置身高原油田,整理好着装,缓缓举起右臂,在手机奏响的国歌声中,向北京天安门方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要在新春的第一天给祖国、给党、给人民敬一个军礼!”万方荣用颤抖而激动的声音说道。

  1949年,入伍不久的万方荣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很快,他便扛起钢枪,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援朝归来后,组织安排万方荣进入北京的军校工作,但当时全国掀起了“我为祖国找石油”的大会战,意气风发的万芳荣主动请缨到条件最艰苦的青海油田,毅然踏上了为祖国找“油”之路,而且一干就是32年。

  1954年,万方荣和战友们骑着骆驼挺进柴达木,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石油地质普查工作。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我刚到油田那会,连地窝子都没有,只能住帐篷,赶上强风天气,帐篷连人会一并被大风刮跑。” 万方荣回忆道。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是当时柴达木盆地油田自然状况的真实写照,而万方荣曾经就工作在位于盆地西北端、平均海拔2750米的冷湖地中四井。

  “当年,在茫茫戈壁滩上,我们每次出工必须带上干粮和淡水,一旦迷路就只能露宿荒野,而且还有可能与队伍失联。因为天气变化无常,有几位同志在狂风沙尘天因迷路、饥寒,最后牺牲了。”万方荣面色凝重,停顿许久,“虽然当时也很害怕,但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1958年9月13日,部署在冷湖五号构造高点上的地中四井,在1219钻井队钻达650米后发生井涌,进而出现井喷,日喷原油高达800吨左右,三天三夜喷势不减。为了尽快控制井喷,万方荣和其他队员一起,冒着危险强行起钻,经过七天七夜的压井作业,油井终于开始正常工作。 

  “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地中四井喷油后,不仅改变了青海石油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更使柴达木石油勘探发生了巨变,冷湖油田也跃居为全国四大油田之一,为新中国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战士,到石油师的一名工人,再到地中四井的一名管理人员,万方荣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和使命。在他的熏陶下,几个儿女以及孙辈也选择了在青海油田工作,三代人坚守高原,扎根油田,传承着柴达木石油人的精神。

  “如果让您再选一次,您会继续当兵还是做一名石油工人?”面对后辈的提问,万方荣话语坚定:“我爱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不管当兵还是当石油工人,祖国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是我的家。” 

  万芳荣一家人的默默坚守和奉献,是数万名青海石油人创造的“爱国、创业、奉献、实干”的柴达木石油精神的写照,也是“越是艰苦,越要奋斗奉献,越要创造价值”的新时代内涵的最好诠释。

  (作者供职于青海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