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电网·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3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十三五”助力694个扶贫点、34.7万余贫困人口脱贫

南网:“十四五”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路郑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3月01日   第 21 版)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2000名先进个人、1500个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其中,南方电网公司4名先进个人、4个先进集体获表彰。

  “十三五”期间,南网1470名扶贫干部和各级扶贫机构围绕“一场战役、两个战场”的工作特点,一手抓定点扶贫,694个扶贫点、34.7万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个定点扶贫县脱贫摘帽;一手抓电力行业扶贫,累计投入1887亿元推动农网改造升级,着力保障脱贫攻坚的电力需求。进入“十四五”,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南网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为南方五省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将“输血”转变为“造血”

  “扶贫使我们家看到了希望,是向往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的希望,由衷地感恩党和政府,感谢扶贫工作队。”这是广东省英德市寨背村一名大学生的感慨。据了解,该村是南网扶贫点之一。

  南网694个扶贫点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各不相同,对此,该公司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措施,以“造血”式帮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更多人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如云南省维西县地处高原,独特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丰富的物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品牌管理,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2016年,南网对口帮扶维西县,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出资成立维西县扶贫开发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方式,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通过5年摸索和发展,扶贫公司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转变,累计实现销售额5500余万元,实现利润500余万元,带动近50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覆盖7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

  在其他扶贫点,南网累计帮助发展培育产业项目超过500个,引进企业超过160家,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及合作社近1000家,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农业加工、乡村旅游等各类产业项目,确保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投资1887亿元升级农网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地处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坚中之坚。电力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2020年6月30日,南网承担的国家“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任务全部完成,3年累计投入17亿元着力提升供电能力和用电质量,助力“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只是深度贫困地区,“十三五”期间,在电力行业扶贫战场,南网累计投入农网改造升级资金1887亿元,全面完成7665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4709个机井通电、262个贫困村通动力电、“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任务,供电区自然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农网关键指标于2019年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目标。

  此外,南网还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配套电网项目7355个,惠及扶贫搬迁人口386万人;完成种养殖、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配套电网项目5365个,服务光伏扶贫电站1.3万个、装机容量约180万千瓦,着力满足供电区174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的用电需求。

  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农网

  按照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南网将巩固提升农网改造升级成果,推进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建设云南维西等一批现代化农村智能电网示范项目,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预计到2025年,南网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农村电网,全面满足农村地区供电需求,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村新能源基本实现全部消纳,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提高。

  预计到2025年,南网供电区乡村地区供电可靠率达99.9%,客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较2020年再下降50%;电压合格率达99%,农村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5千伏安,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升级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提升乡村电气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南网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及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电网建设,预计“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将建设改造农村微电网12个、综合能源示范村6个;完成282个省级特色小镇、12个电气化示范村配套电网建设;建成13个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客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