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油气·产业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2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随着行业监管趋严以及竞争加剧,多家企业开始携手合作

城燃企业“抱团”趋势凸显

■本报记者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2月08日   第 14 版)

  近日,深圳燃气与佛燃能源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进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促进彼此在天然气资源供应和销售、天然气资源互供互保,天然气分布式、氢燃料电池及加注等新兴能源利用领域的事业发展。

  除了深圳燃气与佛燃能源外,近期相互合作的城燃企业不在少数,包括港华燃气与上海燃气、昆仑能源与苏州燃气等。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城燃市场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整合的新阶段,企业间“抱团取暖”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合作不断

  在签约仪式上,深圳燃气总裁张小东表示,深圳燃气与佛燃能源同为珠三角主要燃气企业,在天然气资源供应、氢能利用项目、综合能源项目领域均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机会,希望未来与佛燃能源在多层面、多领域展开合作交流,双方建立紧密联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开拓新兴市场,推动产业链拓展与延伸。

  继深圳燃气与佛燃能源之后,2月1日,中石油昆仑燃气江苏分公司与苏州燃气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城市天然气供应、新能源合作、合资经营、优化城市清洁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助力苏州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共同服务国家长三角地区能源发展战略。

  苏州燃气集团作为江苏省较具实力的城燃经营企业之一,目前已建成投运天然气中高压管线540余公里,直接服务管道天然气用户43万户,此次与中石油旗下城燃企业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而在去年10月份,港华燃气公告称,欲斥资47亿元拿下上海燃气25%股份,同时向上海燃气定向发股,上海燃气也将持有港华燃气25%股份。

  “目标集团拥有一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而中华煤气集团亦在江苏省金坛拥有地下盐穴储气库,目标集团及中华煤气集团在华东地区的城市燃气企业可因而受惠于这些接收站及储存资源及区域燃气管道连接,并带来稳定及低成本的天然气供应。”港华燃气在公告中指出。

  增强话语权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进入平稳期,同时监管政策日趋严格。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发布多项政策加强对城燃相关业务的监管,明确区域管网收益率不超过7%、城镇燃气工程安装费的利润率不得超过10%等规定。此外,占据上游资源优势的“三桶油”在管网资产被划分至国家管网后,也开始大举进军下游城燃领域,抢占终端市场,城燃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当前城燃行业已经到了市场重新整合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燃气公司需要谋求新的发展。

  “一方面,经过了前面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城燃企业‘攻城略地’已经达到了顶峰,几大城燃企业手中的城燃项目基本在200多甚至300多个,市场已基本被瓜分殆尽;另外,燃气行业的政策红利也到头了,企业利润不断收窄;此外,整个天然气行业面临的形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来自二次能源的电力竞争,还是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竞争都在加剧。”一位不愿具名的燃气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基于这三点,天然气行业到了需要自身进行调整的新阶段,特别是城燃企业开始在行业内部‘抱团取暖’或‘强强联合’,进行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获得更大话语权和竞争力。”

  在北京燃气集团办公室主任吕淼看来,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也对城燃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有利于城市燃气行业拓宽资源采购渠道、参与国家长输管道的投资和建设、加速市场化改革,但也会改变城燃企业的传统运营方式、经营理念,并倒逼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全产业链合作以及加快转型的步伐。

  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

  事实上,在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下,当前包括石油公司在内的传统能源企业都在谋求转型,开始涉足氢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业务。

  在近日多家城燃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也均提及要在天然气分布式、氢燃料电池及加注等新兴能源利用领域进行合作。

  中国油气智库联盟专家刘满平撰文指出,城燃企业需要从单一燃气销售企业向综合能源企业转型。从外部环境来看,能源发展动力正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如果仅仅是作为单一的天然气分销商或者运营商,未来城市燃气企业将会逐渐失去竞争力,面临更大经营风险,亟需向供给多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智能化方向这样的综合能源企业转型。

  “城燃企业首先需要向上下游全产业链拓展,现在来看,中国燃气、北京燃气、新奥能源等大型燃气企业无一例外都在走这条路,这是大方向;另外,城燃企业要在增值业务方面做更多投入,这块业务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用户就在那,不需让用户衍生出新的需求,难度不大;第三,城燃企业将来不再是以前买气、售气这种简单的商业模式,不但需要懂燃气,金融、贸易、电力等方面的人才都需要,因此还需要在人才、科技方面进行突破。”上述不愿具名的燃气行业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