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新能源汽车·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产业链不完整制约液氢重卡商业化

■本报记者 李丽旻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2月21日   第 17 版)

  日前,德国车企戴姆勒卡车公司与德国化工企业林德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研发氢燃料电池卡车下一代液氢补给技术,以提升氢燃料电池车续驶里程。在全球“碳中和”愿景下,由柴油“霸占”的重卡市场也将迎来变革,较天然气更清洁的液氢将如何“重塑”重卡市场?

  企业积极布局

  记者了解到,此次戴姆勒与林德将重点合作研发超低温液氢燃料补给技术,为氢燃料电池重卡提供更为高效的清洁燃料。据戴姆勒官方网站介绍,开发氢燃料电池重卡正是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步。近日,该公司与包括沃尔沃、依维柯等欧洲多家车企联合发布宣言称,将共同努力推动氢能重卡商业化发展。

  事实上,今年9月,全球首款液氢重卡就已问世。9月8日,北汽福田正式发布其32T液氢重卡,该车型搭载亿华通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采用了液氢系统及大功率轮毂电机,功率可达109千瓦。

  多年以来,柴油始终是重卡的主要燃料之一,并因其高排放、高污染而饱受诟病。随着国内环保要求愈加严格,CNG或LNG重卡逐步替代柴油车。同时,氢能作为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也吸引了大众眼球。

  多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氢燃料电池重卡拥有续驶里程长、零排放、加注时间短等多项优势,氢能重卡具备较大发展优势,其中,液氢重卡为氢能重卡的商业化提供了动能。

  液氢优势凸显 

  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氢能业务中心总经理宁永强告诉记者,对于重卡来说,不论是气态还是液态储氢,主要目标仍是大能量密度电堆及更可靠的动力电池。但从目前高压储氢条件来看,车载储气质量较少,难以满足重卡长时间使用需求。

  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魏蔚同时指出:“车载高压气态条件下,储氢效率与储氢密度都相对有限,而大功率长续驶里程的重卡往往需要50kg以上的车载储氢。同时,燃料电池重卡对于燃料加注时间也有较高要求,最好是20分钟内充满,而按照当前现行的高压气态氢气加注,是难以满足这一要求的。”

  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氢燃料重卡商业化,高密度储氢与快速加氢技术必不可少,液氢成为一大可行选项。

  在宁永强看来,液氢重卡类似于当前的柴油重卡的油箱,与LNG重卡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利用液氢补给,氢燃料电池重卡车载储氢系统将拥有更高储氢密度,氢燃料电池重卡续驶里程也将有大幅提升。

  技术难点尚存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重卡每年销量可达100万辆以上,对于新兴的液氢重卡来说,市场空间有待挖掘。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重卡销量达117.4万辆,其中约95%为柴油发动机车型,其余5%为LNG驱动。在重卡领域,清洁燃料对于柴油的替代空间不可小觑。

  宁永强告诉记者,不论从氢能发展还是未来“碳中和”愿景的角度,氢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前景颇为广阔。

  尽管愿景美好,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液氢重卡要实现商业化仍存在技术瓶颈,诸多难点亟待解决。

  魏蔚表示:“液氢重卡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液氢生产和储运产业链尚未实现规模化建设,液氢的经济性还有待提升。同时,与当前更为主流的高压气态氢的加注、计量方式不同,液氢的加注与计量都存在更高的技术难度。”

  宁永强则认为,电堆也是当前液氢重卡的一大发展难点,液氢重卡对于燃料电池电堆能量密度要求较高,这一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他指出,液氢重卡作为新兴产品,目前储氢与供氢系统尚未建成,商业化尚待时日,未来仍需较长时间完善整体产业链。

  此外,魏蔚也指出,液氢系统并不是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唯一解决方案,考虑到重卡车载储氢系统的要求,70兆帕IV型瓶高压储氢、液氢以及深冷高压储氢等技术路线都有较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