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煤炭·市场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尽管近期呈“紧平衡”态势,但在碳达峰要求下,未来煤炭消费量将难有大幅增加,对行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碳减排催生煤企“定制化”发展

■本报记者 朱妍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6 版)

  四季度以来,煤炭消费处于高峰期,市场持续升温。截至12月1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主流平仓价格达到633-638元/吨,较9月底累计涨幅28元/吨左右;12月2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643元,创下近两年新高。除10月下旬暂现回调外,煤炭价格整体上行。

  煤价走高,会否引发市场大幅波动?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表示,此轮涨价只是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对稳定全国煤炭市场影响不大。随着经济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快,煤炭消费将迎来新一轮需求。尽管在碳减排要求下,煤炭行业需率先实现达峰,但短期内保供压力依然较大。

  明年供需形势或将延续“紧平衡”

  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最新分析,近期,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加上局部地区受雨雪天气、水电出力回落等因素影响,煤炭供应出现偏紧,主要煤炭价格指数呈上涨态势。

  在产地方面,“三西”地区整体供应稳定,但部分区域受道路结冰等短时影响,煤炭集运受到一定限制,煤价上涨10-20元/吨。在中转港口方面,尽管调入量持续增加,由于下游消费需求大,调出量随之大幅上涨。尤其是优质煤货源依然紧张,船等货现象突出。而因临近年底,煤矿安全生产检查力度进一步增强,产量增加的难度加大,供应或维持当前水平。此外,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弱,发电煤耗继续增加,钢铁、建材等行业用煤需求稳定,终端用户采购积极性持续回升,短期内市场仍将上行。

  “在关注涨价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中长期合同占到全国煤炭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这部分供应长期执行‘基础价+浮动价’。今年1-10月,长协价格始终维持在550元/吨以下,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市场大起大落。剩下约25%的量才执行现货价格,主要面向未签订中长协的散货或部分中小企业。后者的采购路径、范围、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尽管价格波动大,对全国市场的影响却很有限。”张宏称,

  张宏表示,考虑到经济加速恢复,带动煤炭需求回升等因素,煤炭消费量或将继续走高,明年大概率呈现“紧平衡”的供需态势。“面对碳达峰目标,煤炭行业需率先实现达峰,但短期内仍需做好保障工作。目前,晋陕蒙煤炭产量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靠三个省来保供全国,压力依然较大。”

  另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进入2021年,煤炭市场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形势,新能源快速发展、跨区送电增长及铁路运力提升等因素,均对传统煤炭销售区域及主要煤炭调入地的资源供应产生重大影响。“在落实自产煤签订中长期合同的同时,建议合理利用区域、产地煤价指数,以推进外购煤与上游资源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进一步稳定外购资源及价格。”

  新形势对煤企提出“五化”新要求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尽管短期形势向好,但长远来看,煤炭消费很难再有大的增量。“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煤炭消费量均处于峰值平台期。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短期有所增加,增长也不会太多。”张宏指出,新形势对煤炭企业提出全新要求,主要聚焦于智能化、专业化、定制化、集群化及绿色化发展。

  “在东北、西南、华东等地的老矿区,落后产能逐步退出,留下一大批整建制的煤矿职工队伍,他们熟知煤矿生产各个环节。未来,在西部地区建设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可把煤矿作为投资平台,转变旧有的招工、生产、退出、职工安置等模式,将相关生产服务交由上述专业化人员承担。既能保安全、提高效率,也能真正实现专业化。”张宏称。

  面对碳减排要求,“定制化”发展格外关键。张宏提出,未来10年,煤炭消费将在峰值平台运行,加上中长期合同的影响,煤炭市场趋于稳定。换言之,各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基本确定,再靠降价等传统方式难以抢占市场。“这就要求煤炭行业改变固有商业模式。在原有框架下,生产企业要摸清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由此保市场、保规模,从生产端思考如何用供给创造需求。”

  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部主任朱吉茂也称,碳排放成本将对煤炭消费形成重大制约,对此主要存在以下连锁反应:煤炭投资积极性受挫,市场预期受到影响,煤炭生产和消费布局加速西移,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尤其将对再开新矿致命性影响,一些开采条件、资源条件、外运条件不是特别优良,处于前期准备工作的煤矿,建议重新思考是否继续推进。”

  “未来,煤炭相关产业必将考虑碳价问题,不可避免加重企业负担、相应传到压力,成本偏高的煤矿很快无法生存。煤炭生产将加速向晋陕蒙地区集中,总产量基本稳定或下降,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会提高。”朱吉茂建议,煤炭企业尽快将碳中和纳入思考,重视降低成本、谨慎投资,加快转型及减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