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观致汽车正大力扩建产能,计划在昆山和西安两地分别增建产能为10万辆/年和12万辆/年的工厂,且两家工厂未来生产的车型都是新能源汽车。其中,昆山基地将投产代号为C26E的纯电SUV和C21E纯电轿车,而西安工厂投产的车型暂时未有消息。观致汽车方面表示,待工厂全部投产后,其年产能最高可超过50万辆。
然而,销量持续下滑的观致汽车,如今执意闯入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实在让人为它“捏一把汗”。
高开低走
冲刺中高端品牌失利
资料显示,观致汽车成立于2007年12月,由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量子集团共同出资,作为高端品牌打造,在人才队伍上也吸引了包括前北美大众汽车执行副总裁长石清仁、前瑞典萨博公司整车集成总工程师毛杰、前宝马整车性能与底盘总工程师施可等众多车企精英。同时,观致汽车也迅速吸引了伟世通、麦格纳、博世等国际一流供应商。高调的观致汽车在当年众多自主品牌中十分亮眼。
2013年3月,观致汽车旗下首款车型观致3在日内瓦车展发布,吸引了不少目光。但转观销量,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观致3的全年销量仅为6967辆,虽然该款车型的市场反应在之后几年略有起色,但近期数据显示,今年5-8月,其销量仅为547辆。业内人士指出,观致汽车的技术完全依靠奇瑞汽车,而同期的奇瑞汽车并没有高水平的储备去打造中高端产品。
随后,由于奇瑞多品牌战略的失误,加之观致市场表现不佳,品牌知名度撑不起其较高的售价,错失冲刺自主高端品牌的黄金时期,最终在2017年12月被宝能集团投资控股,目前宝能集团已拥有观致汽车51%的股份。
然而,宝能的控股并未改变观致汽车销量惨淡的局面。据统计,观致汽车今年1-9月的累计销量为6543辆,同比下跌55%,平均月销仅700辆左右。作为宝能接手后的首款全新量产汽车,观致7备受消费者和制造商期待,但数据显示,今年8月,观致7上市后首月销量仅为436辆,并不理想。
发力纯电
多款车型仅停留在概念阶段
近年来,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被观致汽车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早在2016年,观致汽车就制定了“两栖战略”,提升燃油车竞争力的同时,不断发力新能源汽车。2017年,观致汽车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和科尼塞克联合打造的全新电动超跑概念车Model K-EV;2018年的广州车展上,观致汽车又发布了观致3 EV车型;近日,沉寂了3年后的观致汽车表示,将持续推行“油电并举的发展路径”,从观致7起,将保持每年推出1-2款全新车型的节奏,到2025年实现从轿车、SUV到MPV,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型,从A0级到B级车型的覆盖。
但观致真的能被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吗?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发现,观致汽车此前曾发布的多款纯电动车,包括MILE 1、Model K-EV以及今年北京车展上推出的Milestone,都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均尚未量产。
业内人士指出,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与其他市场主流自主品牌相比,售价的偏高、销售渠道的严重匮乏,使本就处在行业边缘的观致汽车的存在感进一步降低。
定位模糊
核心技术仍待打造
汽车行业专家张志勇曾表示,一直以来,观致汽车自身定位不明确,一心只想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事实上早已脱离实际。同时,观致汽车过高的定价与消费者对于观致的认可度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而观致汽车自身结构沉重、运营成本支出过大,导致其在亏损局面下,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与此同时,一直定位国际化的观致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销量低迷,在国际市场也未有所建树,鲜有车型在海外市场实现出口。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性补贴支持正逐年减弱,所有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都面临着补贴政策退坡的压力。不仅是观致汽车,不少市场定位模糊、无优势技术的自主品牌车企,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汹涌的“洗牌”浪潮下,不敌龙头企业和造车新势力的多方竞争,很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站稳脚跟。
“新能源车企应将重心放在打造核心技术上,这才是自主品牌迈向高端的核心竞争力。”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