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年沉浮,伴随平价时代的到来,我国风电产业掀开新的篇章。而作为行业“老兵”的湘电风能,也在积极探寻新的机遇。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谭文理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我国风电行业仍挑战重重,但实现2030年碳峰值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公布让风电行业振奋不已,对于风电的未来仍保持信心。
■碳中和目标点燃行业热情
“今年风电行业面临着多重压力,首先是电价去补贴,行业抢装一时出现紧张,二是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打乱了行业节奏。”谭文理告诉记者,“原本大家对于今年风电行业的项目完成率抱有悲观情绪,但在我国碳中和气候目标的鼓励下,风电行业热情重新高涨,这也奠定了行业长期高位发展的基础。”
今年9月,我国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发布也让风电行业为之一振。
不过,在谭文理看来,风电行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谭文理回顾国内风电产业发展历史表示,过去的十几年里“抢装潮”曾出现数次,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湘电风能等深耕行业的主机厂家来说,都已经具备了应对经验和心理准备,但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带来了意外。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加剧了抢装期间供应链体系的不确定性,导致行业累积风险持续提高,而随着明年海上风电步入最后抢装期,考虑到海上项目的特殊性,工程作业组织的压力会更加凸显。”谭文理指出。
■应理性应对行业挑战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出现了19起风电事故,对此,谭文理表示,行业理应保持警惕。“‘抢装潮’既是行业发展的机遇,但更应当警惕‘潮涌’时带来的风险以及‘潮退’后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如何平衡产品的交付速度、质量以及安全,考验的是行业的效率、智慧与韧性。”谭文理称。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劲头很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观,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理性清醒地认识行业发展规律和技术短板,调整和吻合行业发展的客观节律。”谭文理告诉记者。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湘电风能会如何做?保持主机设备在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运行是湘电风能给出的答案。
资料显示,今年9月,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59个区域机组对标结果中,湘电风能提供的机组获得华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蒙西(包头地区)、华东地区安徽省、西北地区新疆自治区(阿拉山口地区)、南方地区海南省、云南省(滇东地区)等多个区域的机组可利用率最优奖,获奖区域覆盖高风速高寒地区、西北沙尘戈壁地区、华中低风速地区、海南高湿热地区、西南高原地区等地理条件不同区域,风机设备质量获得行业认可。
“未来,行业发展对主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新的应用场景和运行工况的出现,我们将在多年来积累的山地风场运行经验上,进一步系统提升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并通过在智能运维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使风机具备自我管理和智能维护的能力。” 谭文理表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行业自身的竞争力,新能源行业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湘电风能也将一直努力、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软实力”是降本首要推动力
在谭文理看来,系统性的技术升级是未来风电行业降本的主要路径。
“我国风电项目成本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度电成本,其本质是需要在成本与效益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一味地强调一次成本下降将为项目质量埋下巨大隐患,最终可能得不偿失;而只关注提升产出效益而不推进成本优化,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找到这个最佳的平衡点,难点在于,需要持续完善设计技术及丰富经验的积累甚至于宏观政策的引导。”谭文理告诉记者。
“国家启动的新基建重点在于支持创新、绿色环保和消费升级,而我国5G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是其中的核心领域,这对于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而言,是一次必须抓住的宝贵机会。”谭文理称,“结合产业与消费的升级,湘电风能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在分散式风电及海上风电领域,相关基础和应用研发项目的开展,对风电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均具有十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据介绍,早在多年前,湘电风能就已开始了大数据中心的布局,并在近年实现了应用并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和数据。“我认为未来风机技术的竞争必然是‘软实力’的竞争,依托大数据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迭代、机组运行性能表现、机组维护成本控制等多方面介入应用,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谭文理说。